“弄璋詩句多才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弄璋詩句多才思”全詩
還似初生三日魄,嫦娥滿月即成珠。
愛惜肯將同寶玉,喜歡應勝得王侯。
弄璋詩句多才思,愁殺無兒老鄧攸。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詩見示因以二絕句和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詩見示因以二絕句和之》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洞房門上掛桑弧,
香水盆中浴鳳雛。
還似初生三日魄,
嫦娥滿月即成珠。
愛惜肯將同寶玉,
喜歡應勝得王侯。
弄璋詩句多才思,
愁殺無兒老鄧攸。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應崔侍御之邀而作,以表達對崔侍御孩子的喜愛之情。詩中描繪了洞房門上掛著桑弧,象征吉祥和福壽。香水盆中浴鳳雛,意味著孩子如鳳凰般純潔美好。詩人說孩子好像初生三日的魂魄,就像嫦娥吃下滿月后變成了珠寶一樣。他表示自己愿意珍愛這個孩子,寶玉也會對他喜愛有加,勝過王侯的寵愛。最后,白居易稱贊崔侍御的才思敏捷,自嘲無兒,使他感到愁苦。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喻,表達了白居易對崔侍御孩子的喜愛和祝福之情。他以桑弧和鳳雛作為象征,將孩子的出生與祥瑞美好聯系起來。桑弧象征桑樹,寓意長壽和吉祥;鳳雛則象征純潔、美麗和高貴。通過這些意象,詩人贊美了孩子的身份和品質。
詩中還通過嫦娥和滿月的比喻,表達了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的美好。嫦娥是月亮上的仙女,而滿月則象征圓滿和完美。詩人將孩子比作初生三日的魂魄,暗示著他的純潔和無暇,同時也預示著他未來的出眾和成功。
在詩的結尾,白居易表達了對孩子的愛護和珍惜之情。他說自己愿意像寶玉一樣寵愛孩子,甚至超過王侯的寵愛。這表明他對孩子的喜愛之情是真摯而深沉的。
最后,詩人以自嘲的方式提到無兒的愁苦,表達了對自己無子的遺憾和思念之情。這種自嘲既展現了詩人的真實感受,也增添了詩歌的情感層次。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精心的構思,通過各種比喻和象征,表達了對崔侍御孩子的喜愛、祝福和自嘲之情,展現了白居易細膩的感情和才華橫溢的詩歌才能。
“弄璋詩句多才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shì yù yǐ hái zi sān rì shì qí suǒ shēng shī jiàn shì yīn yǐ èr jué jù hé zhī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詩見示因以二絕句和之
dòng fáng mén shàng guà sāng hú, xiāng shuǐ pén zhōng yù fèng chú.
洞房門上掛桑弧,香水盆中浴鳳雛。
hái shì chū shēng sān rì pò, cháng é mǎn yuè jí chéng zhū.
還似初生三日魄,嫦娥滿月即成珠。
ài xī kěn jiāng tóng bǎo yù, xǐ huān yīng shèng dé wáng hóu.
愛惜肯將同寶玉,喜歡應勝得王侯。
nòng zhāng shī jù duō cái sī, chóu shā wú ér lǎo dèng yōu.
弄璋詩句多才思,愁殺無兒老鄧攸。
“弄璋詩句多才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