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樹望多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樹望多圓”全詩
孤煙生乍直,遠樹望多圓。
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
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渡淮》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渡淮》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渡淮
淮水東南闊,無風渡亦難。
孤煙生乍直,遠樹望多圓。
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
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
譯文:
淮水在東南方向寬闊,即使沒有風也難以渡過。
孤煙突然升起,遠處的樹顯得更加圓滿。
春天的波浪迅猛地拍打著船槳,夕陽的光輝在帆影中逐漸消散。
清澈的河流最適合映照月亮,今晚我將再次吟誦并觀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渡淮河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景色。詩人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淮水的寬闊,即使沒有風,渡過淮水也很困難。這里通過描繪淮水的寬廣和渡船的困難,展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類在面對自然時的微小。
接著,詩人描述了孤煙升起和遠處的樹顯得更加圓滿的景象。這里的孤煙和遠樹都是詩人觀察到的細微變化,通過這些細節,詩人呈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幻。
詩的后兩句描繪了春天的波浪拍打船槳的聲音和夕陽的光輝在帆影中消散的情景。這些描寫增加了詩的動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船在水中行進的速度和夕陽西下的美景。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清澈的河流和月亮的贊美,以及他在今夜再次吟詠并欣賞這美景的決心。這里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激情。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潔的語言,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詩人的感受。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描寫,傳達了他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激發了讀者對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遠樹望多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huái
渡淮
huái shuǐ dōng nán kuò, wú fēng dù yì nán.
淮水東南闊,無風渡亦難。
gū yān shēng zhà zhí, yuǎn shù wàng duō yuán.
孤煙生乍直,遠樹望多圓。
chūn làng zhào shēng jí, xī yáng fān yǐng cán.
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
qīng liú yí yìng yuè, jīn yè zhòng yín kàn.
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
“遠樹望多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