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當亭兩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海當亭兩面”全詩
龍蟠松矯矯,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靈池一劍沉。
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憑花勸,詩成倩鳥吟。
寄言軒冕客,此地好抽簪。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題東武丘寺六韻》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東武丘寺六韻
香剎看非遠,祇園入始深。
龍蟠松矯矯,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靈池一劍沉。
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憑花勸,詩成倩鳥吟。
寄言軒冕客,此地好抽簪。
中文譯文:
題東武丘寺六韻
香寺看起來并不遙遠,祇園進去才顯得深邃。
蜿蜒的松樹挺拔挺拔,高立的竹子森森。
奇特的石頭上坐著千名僧侶,神秘的水池里沉沒一柄劍。
海浪擁在亭子兩側,山峰矗立在寺廟的中心。
酒熟之時憑借花朵相勸,詩篇完成之后倩鳥婉吟。
寄語那些身著華麗衣冠的客人,這個地方很適合抽簪。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位于東武丘的寺廟的景色與氛圍。作者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寺廟的美景和特色。首先,作者描述了寺廟的香氣濃郁,但距離并不遙遠,讓人感覺更加親近。其次,作者描繪了寺廟內部的景象,有蜿蜒的松樹和高立的竹子,給人一種安靜和肅穆的感覺。接著,作者提到了寺廟內的僧侶和神秘的水池,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最后,作者以詩人的身份,表達了在這個環境中酒熟時通常需要借花勸酒,而詩篇完成之后則有倩鳥婉吟。最后兩句寄語軒冕客人,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推薦。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寺廟的景色和氣氛,展示了作者對寺廟的贊美和喜愛。
“海當亭兩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ōng wǔ qiū sì liù yùn
題東武丘寺六韻
xiāng shā kàn fēi yuǎn, qí yuán rù shǐ shēn.
香剎看非遠,祇園入始深。
lóng pán sōng jiǎo jiǎo, yù lì zhú sēn sēn.
龍蟠松矯矯,玉立竹森森。
guài shí qiān sēng zuò, líng chí yī jiàn chén.
怪石千僧坐,靈池一劍沉。
hǎi dāng tíng liǎng miàn, shān zài sì zhōng xīn.
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
jiǔ shú píng huā quàn, shī chéng qiàn niǎo yín.
酒熟憑花勸,詩成倩鳥吟。
jì yán xuān miǎn kè, cǐ dì hǎo chōu zān.
寄言軒冕客,此地好抽簪。
“海當亭兩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