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勸菊花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勸菊花杯”全詩
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
郡靜官初罷,鄉遙信未回。
明朝是重九,誰勸菊花杯。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河亭晴望(九月八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亭晴望(九月八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晴朗的九月八日的景象,通過自然景色和人物心情的描寫,表達了對秋天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風轉云頭斂,
煙銷水面開。
晴虹橋影出,
秋雁櫓聲來。
郡靜官初罷,
鄉遙信未回。
明朝是重九,
誰勸菊花杯。
風轉云頭斂,煙銷水面開。這兩句描述了風停云散、湖面恢復平靜的景象,表現出晴朗的天氣。
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這兩句描繪了晴朗的天空中出現彩虹,秋天的候鳥從遠處傳來劃槳的聲音。這些自然景象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也暗示了秋天的到來。
郡靜官初罷,鄉遙信未回。這兩句描述了縣城安靜下來,官員們的工作剛剛結束,還未回到鄉間。這里反映了白居易對官場生活的感慨,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明朝是重九,誰勸菊花杯。這兩句表達了對明天即將到來的重陽節的期待。白居易邀請別人一起賞菊花,共慶佳節。
整首詩以描繪秋天的景象為主線,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對時光轉瞬即逝的感慨。詩中交織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事物,通過對官員和鄉村生活的對比,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人世間的無常。最后,詩人以邀請賞菊的方式,表達了對佳節和友情的向往。
這首詩表達了對秋天的熱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既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又通過描寫人物情感和生活細節,使詩意更加深刻。它展示了白居易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具有典型唐代風格的詩作。
“誰勸菊花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íng qíng wàng jiǔ yuè bā rì
河亭晴望(九月八日)
fēng zhuǎn yún tóu liǎn, yān xiāo shuǐ miàn kāi.
風轉云頭斂,煙銷水面開。
qíng hóng qiáo yǐng chū, qiū yàn lǔ shēng lái.
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
jùn jìng guān chū bà, xiāng yáo xìn wèi huí.
郡靜官初罷,鄉遙信未回。
míng cháo shì chóng jiǔ, shuí quàn jú huā bēi.
明朝是重九,誰勸菊花杯。
“誰勸菊花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