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出游山走看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偷出游山走看花”全詩
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
樽前免被催迎使,枕上休聞報坐衙。
睡到午時歡到夜,回看官職是泥沙。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喜罷郡》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罷郡》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年兩郡亦堪嗟,
偷出游山走看花。
自此光陰為己有,
從前日月屬官家。
樽前免被催迎使,
枕上休聞報坐衙。
睡到午時歡到夜,
回看官職是泥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離開官職后的歡欣和自由心情。他在詩中述說自己辭去官職后的五年時光,感慨萬分。在過去,他的時間和生活都受制于朝廷,現在他卻能自由自在地外出游山觀花。他感嘆說,從此以后,光陰屬于自己,不再受政府的支配。他不再受到官吏的催促,不再聽到官府的召喚。他可以自由地睡到午時,歡樂到深夜。最后,他回首過去的官職,認為它們不過是一些泥沙,毫無真實的價值。
賞析:
《喜罷郡》是白居易頗具個人色彩的一首詩詞,反映了他離開官場后的欣喜與解脫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對自由的渴望。通過對比官職與自由生活的差異,白居易展示了他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他把官職看作是一種束縛和沉重的負擔,而自由生活則帶給他無盡的享受和快樂。
詩中的描寫生動而具體,通過"游山走看花"的描述,展現了白居易追求自然與美的心境。他把時間看作是自己的財富,不再受到朝廷的支配,這種心境在詩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他的語言簡練,意境清新,讓人感受到他的豁達和喜悅。
整首詩詞以自由、解脫為主題,通過對比和反差,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失望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它向讀者傳遞了一種人生哲理,即追求內心真正的自由和快樂比追求權力和地位更為重要。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詩意,是白居易創作的代表作之一。
“偷出游山走看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bà jùn
喜罷郡
wǔ nián liǎng jùn yì kān jiē, tōu chū yóu shān zǒu kàn huā.
五年兩郡亦堪嗟,偷出游山走看花。
zì cǐ guāng yīn wèi jǐ yǒu,
自此光陰為己有,
cóng qián rì yuè shǔ guān jiā.
從前日月屬官家。
zūn qián miǎn bèi cuī yíng shǐ, zhěn shàng xiū wén bào zuò yá.
樽前免被催迎使,枕上休聞報坐衙。
shuì dào wǔ shí huān dào yè, huí kàn guān zhí shì ní shā.
睡到午時歡到夜,回看官職是泥沙。
“偷出游山走看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