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惆悵事何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論惆悵事何窮”全詩
遇酒逢花還且醉,若論惆悵事何窮。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曲江有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曲江有感》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曲江的西岸又吹著春風,
千萬樹花開在老翁前。
遇到美酒和鮮花,我只顧沉醉,
如果要說惆悵的事情,何止有多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曲江西岸的春天的景象。春風吹拂著曲江,花朵盛開,一位年邁的翁老站在花前。詩人自得其樂,喝著美酒,陶醉于鮮花和美酒之中。然而,詩人也感到一絲惆悵,意味著人生中的不盡如人意之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詩人的情感。曲江的春風和盛開的花朵營造出一個宜人的環境,而年邁的翁老則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短暫。詩人通過享受美酒和鮮花來暫時逃避或麻痹自己對生活中的憂愁和痛苦的思考。然而,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考和矛盾。他意識到人生中的不如意之事無窮無盡,喝醉和迷戀美麗的事物只是短暫的逃避,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種對人生的思考和反思,增添了詩詞的深度和內涵。
這首詩詞以其簡約而意味深長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的矛盾感受和對于世事的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境遇的描繪,傳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于人生的躊躇與思索。
“若論惆悵事何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ǔ jiāng yǒu gǎn
曲江有感
qǔ jiāng xī àn yòu chūn fēng, wàn shù huā qián yī lǎo wēng.
曲江西岸又春風,萬樹花前一老翁。
yù jiǔ féng huā hái qiě zuì, ruò lùn chóu chàng shì hé qióng.
遇酒逢花還且醉,若論惆悵事何窮。
“若論惆悵事何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