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向詩中得珠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向詩中得珠玉”全詩
唯向詩中得珠玉,時時寄到帝鄉來。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廣府胡尚書頻寄詩,因答絕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廣府胡尚書頻寄詩,因答絕句》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以下是我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胡尚書清白臨南海,雖飲貪泉心不回。
唯向詩中得珠玉,時時寄到帝鄉來。
譯文:
胡尚書身居南海,雖然處在富饒之地,但他的心思卻不停留。
唯有通過詩詞創作,才能獲得寶貴之玉,時常寄往京師。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回復胡尚書寄來的絕句,表達了他對胡尚書的贊賞。胡尚書雖然擔任高官,身臨富饒之地南海,但他沒有被這種物質的誘惑迷住,心思依然專注在詩歌創作上。白居易認為,胡尚書通過詩歌創作獲得了寶貴的珠玉,不斷將詩句寄到京師,展示了他對詩歌的熱愛和才華。
賞析:
白居易以此詩肯定了胡尚書的清廉和才華,將胡尚書的心思與創作與廣府和南海的物質富裕形成鮮明對比。他通過詩歌表達了胡尚書對詩歌的執著追求,以及創作的成果。詩中的“雖飲貪泉心不回”形象地描繪了胡尚書超然物欲的精神境界,而“得珠玉”則象征著他通過創作獲得了寶貴的收獲。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對胡尚書的贊美與敬仰,同時也體現了白居易對詩歌創作的理解和認同。
“唯向詩中得珠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ǎng fǔ hú shàng shū pín jì shī, yīn dá jué jù
廣府胡尚書頻寄詩,因答絕句
shàng shū qīng bái lín nán hǎi, suī yǐn tān quán xīn bù huí.
尚書清白臨南海,雖飲貪泉心不回。
wéi xiàng shī zhōng de zhū yù, shí shí jì dào dì xiāng lái.
唯向詩中得珠玉,時時寄到帝鄉來。
“唯向詩中得珠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