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首唱郎中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書首唱郎中和”全詩
鳳池望在終重去,龍節功成且納來。
金勒最宜乘雪出,玉觴何必待花開。
尚書首唱郎中和,不計官資只計才。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令狐相公拜尚書后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令狐相公拜尚書后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令狐相公拜尚書后喜從鎮歸朝的情景。
車騎從梁苑回來,騎兵的馬蹄聲和玉佩的聲響傳入中臺宮殿。令狐相公回來后,朝廷降旨授予他龍節,并在鳳池畔等待他的到來。金勒指代龍節的印章,表示令狐相公出使時最適合帶著龍節回來。玉觴是指飲酒的杯子,詩中表達了令狐相公不必等到花開之時才慶賀,而是可以在功成之后就慶祝。
詩的最后提到劉郎中的和詩,表示劉郎中雖然官位不高,但是才華出眾,他的詩被重視,不僅官府有賞賜,而且受到百姓的推崇和歡迎。這是白居易對官員的贊美,表達了才華和品德在官場中的重要性。
整首詩通過描寫令狐相公的喜遷之情和劉郎中的才華,展現了唐代官員的風采和儒雅之氣。詩意深沉而莊重,對于官員的才華和功績進行了贊美和肯定。
“尚書首唱郎中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hú xiàng gōng bài shàng shū hòu yǒu xǐ cóng zhèn guī cháo zhī zuò liú láng zhōng xiān hé yīn yǐ jì zhī
令狐相公拜尚書后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
chē qí xīn cóng liáng yuàn huí, lǚ shēng pèi xiǎng rù zhōng tái.
車騎新從梁苑回,履聲珮響入中臺。
fèng chí wàng zài zhōng zhòng qù,
鳳池望在終重去,
lóng jié gōng chéng qiě nà lái.
龍節功成且納來。
jīn lēi zuì yí chéng xuě chū, yù shāng hé bì dài huā kāi.
金勒最宜乘雪出,玉觴何必待花開。
shàng shū shǒu chàng láng zhōng hé, bù jì guān zī zhǐ jì cái.
尚書首唱郎中和,不計官資只計才。
“尚書首唱郎中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