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洛青嵩付大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洛青嵩付大臣”全詩
地稱高情多水竹,山宜閑望少風塵。
龍門即擬為游客,金谷先憑作主人。
歌酒家家花處處,莫空管領上陽春。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送東都留守令狐尚書赴任》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東都留守令狐尚書赴任》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翠華黃屋未東巡,
碧洛青嵩付大臣。
地稱高情多水竹,
山宜閑望少風塵。
龍門即擬為游客,
金谷先憑作主人。
歌酒家家花處處,
莫空管領上陽春。
詩意: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為了送別留守東都的令狐尚書赴任而作。詩中通過描繪東都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表達了對令狐尚書離別的感慨和祝福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東都為背景,展現了它的美景和獨特的情調。首句“翠華黃屋未東巡”,描繪了東都的繁華景色,暗示了令狐尚書作為大臣,應該去東方巡視。接著,“碧洛青嵩付大臣”,描繪了東都的自然環境,有著高山和清澈的水流,表達了對令狐尚書在新任職位上能夠應對各種挑戰的期望。
下一句“地稱高情多水竹,山宜閑望少風塵”,表達了東都這個地方對詩人來說是一個情趣高雅、清幽宜人的地方,山水之間適宜閑適地欣賞風景,遠離塵囂。
接下來的兩句“龍門即擬為游客,金谷先憑作主人”,詩人表示即使他自己去了龍門或金谷這些著名景點,也只能是一個過客,而令狐尚書作為大臣,將成為這些地方的主人。
最后兩句“歌酒家家花處處,莫空管領上陽春”,表達了東都的繁華景象,家家戶戶都有歌聲和酒宴,到處都是盛開的花朵,但詩人提醒令狐尚書不要浪費這樣美好的春光,要盡情享受。
整首詩以描繪東都的美景和寄托對令狐尚書的祝福之情為主線,展現了白居易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自然景觀的熱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以東都的繁華和令狐尚書的離別相對照,給人一種離情別緒和對友人的祝福之情。同時,通過對東都的描寫,也展示了唐代東都的繁榮和獨特魅力。
“碧洛青嵩付大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ōng dōu liú shǒu líng hú shàng shū fù rèn
送東都留守令狐尚書赴任
cuì huá huáng wū wèi dōng xún, bì luò qīng sōng fù dà chén.
翠華黃屋未東巡,碧洛青嵩付大臣。
dì chēng gāo qíng duō shuǐ zhú,
地稱高情多水竹,
shān yí xián wàng shǎo fēng chén.
山宜閑望少風塵。
lóng mén jí nǐ wèi yóu kè, jīn gǔ xiān píng zuò zhǔ rén.
龍門即擬為游客,金谷先憑作主人。
gē jiǔ jiā jiā huā chǔ chù, mò kōng guǎn lǐng shàng yáng chūn.
歌酒家家花處處,莫空管領上陽春。
“碧洛青嵩付大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