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長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日是長歸”全詩
往時多暫住,今日是長歸。
眼下有衣食,耳邊無是非。
不論貧與富,飲水亦應肥。
分類: 柳樹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歸履道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履道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作者離開家鄉外出任官,如今驛站的驛吏引領著他回到了家鄉,家童將竹門打開迎接他的歸來。詩人感慨地說,過去常常是短暫的停留,如今卻是長久的歸來。眼下雖然物質生活有了保障,但耳邊卻沒有是非紛擾,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裕,喝水都應該變得甘甜肥美。
中文譯文:
驛吏引著藤輿,
家童開啟竹門。
往日常短暫停留,
如今卻是長久歸園。
現下衣食有保障,
而耳邊卻無是非紛紛。
無論貧賤與富貴,
飲水都應變得肥美。
詩意和賞析:
《歸履道宅》是白居易描寫自己回鄉的心情和過往經歷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驛吏引領車輛和家童開啟竹門,表達了作者對于回家的喜悅之情。作者在外任官期間多次短暫停留,此刻卻是長久地歸回家鄉。這種變化讓他感到幸福和滿足。
詩中提到眼下的生活有了衣食之保障,耳邊卻沒有是非紛擾,這暗示著寧靜和安穩的生活環境。作者表達了對于簡樸生活的向往,無論貧窮還是富裕,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整首詩詞情緒平和,語言簡潔明了,通過描寫思想感情和生活狀態,反映了詩人對于回歸家園和擁有安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傳遞給讀者一種安撫和寧靜的情感。
“今日是長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lǚ dào zhái
歸履道宅
yì lì yǐn téng yú, jiā tóng kāi zhú fēi.
驛吏引藤輿,家童開竹扉。
wǎng shí duō zàn zhù, jīn rì shì zhǎng guī.
往時多暫住,今日是長歸。
yǎn xià yǒu yī shí, ěr biān wú shì fēi.
眼下有衣食,耳邊無是非。
bù lùn pín yǔ fù, yǐn shuǐ yì yīng féi.
不論貧與富,飲水亦應肥。
“今日是長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