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迂閑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總是迂閑物”全詩
可憐安穩地,舍此欲何歸。
一雙垂翅鶴,數首解嘲文。
總是迂閑物,爭堪伴相君。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酬裴相公見寄二絕》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裴相公見寄二絕
幽深靜寂習
安逸穩固心
人事漸稀少
憐君何所尋
鶴羽垂雙翼
文章數解頤
依然寬閑物
留與相公隨
中文譯文:
回答裴相公的兩首絕句
在幽靜深遠的地方靜心思考
過著安逸穩固的生活心境
人事漸漸變少
可憐的你將去何處尋找
一雙鶴翅垂下翅膀
幾首文章解頤養心
仍是寬閑的物品
留給和你一起共度時光的相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裴度的回復。裴度是唐代官員和文學家,他給白居易寄來了兩首絕句。白居易以自己的生活安逸而眷戀,同時也表達了對裴度的好感和希望能與他共度時光的愿望。
詩中的第一句“幽深靜寂習”表達了白居易習靜心、愛好幽深和寧靜的心性。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過著安逸、穩固的生活,與世事漸漸疏遠。
第二句“人事漸稀少”暗示了白居易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也是他對裴度說自己生活淡泊的方式。
接下來的兩句“鶴羽垂雙翼,文章數解頤”描繪了白居易像一只垂下翅膀的鶴,文采也已經過了盛年。他評論這些作品只是寬閑的物品,留給他心儀的裴度來共同欣賞。
整首詩表達了白居易的思考和回復。他將自己羨慕的安逸生活與裴度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裴度的思念和想要與他共度時光的渴望。詩人通過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感受,賦予了詩歌以情感和意境,展示了他對安閑生活的向往和珍視。
“總是迂閑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péi xiàng gōng jiàn jì èr jué
酬裴相公見寄二絕
xí jìng xīn fāng tài, láo shēng shì jiàn xī.
習靜心方泰,勞生事漸稀。
kě lián ān wěn dì, shě cǐ yù hé guī.
可憐安穩地,舍此欲何歸。
yī shuāng chuí chì hè, shù shǒu jiě cháo wén.
一雙垂翅鶴,數首解嘲文。
zǒng shì yū xián wù, zhēng kān bàn xiāng jūn.
總是迂閑物,爭堪伴相君。
“總是迂閑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