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后縱吟終少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后縱吟終少興”全詩
碧幢千里空移鎮,赤筆三年未轉官。
別后縱吟終少興,病來雖飲不多歡。
酒軍詩敵如相遇,臨老猶能一據鞍。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和令狐相公寄劉郎中兼見示長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看著頭頂的日月,留連不舍地望著天空。池中的鳳凰仍然留戀臺上的鸞鳳。青色的宮幕千里空蕩蕩地移動著,紅筆寫下的奏章三年來未轉官。別離之后吟唱的心情已經不再如昔,病來時喝酒也無法獲得快樂。飲酒和作詩都像是遇到了強敵,而在暮年時仍然能夠堅持寫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朋友令狐相公和劉郎中的一封信,其中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種種不順心事情的感嘆和心情的低落。詩中描繪了日月的持續流轉和天空的廣袤,與自己的心情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作者的憂愁之情。詩中還通過比喻,將自己與被困池中的鳳凰以及千里之外的宮幕相連,暗示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困頓。同時,在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對官場的不滿和對詩詞創作的熱情,盡管年老體弱,仍然能夠堅持寫作。整首詩詞以樸實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思與困惑,給人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和共鳴。
“別后縱吟終少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íng hú xiàng gōng jì liú láng zhōng jiān jiàn shì cháng jù
和令狐相公寄劉郎中兼見示長句
rì yuè tiān qú yǎng miàn kàn, shàng yān chí fèng zhì tái luán.
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鳳滯臺鸞。
bì chuáng qiān lǐ kōng yí zhèn,
碧幢千里空移鎮,
chì bǐ sān nián wèi zhuǎn guān.
赤筆三年未轉官。
bié hòu zòng yín zhōng shǎo xìng, bìng lái suī yǐn bù duō huān.
別后縱吟終少興,病來雖飲不多歡。
jiǔ jūn shī dí rú xiāng yù, lín lǎo yóu néng yī jù ān.
酒軍詩敵如相遇,臨老猶能一據鞍。
“別后縱吟終少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