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白石在胸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泉白石在胸中”全詩
我有商山君未見,清泉白石在胸中。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答崔十八》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崔十八》
勞將白叟比黃公,
今古由來事不同。
我有商山君未見,
清泉白石在胸中。
譯文:
你把我與那位白叟比作黃公,
如今和古代情形都不同。
我曾遇到過商山君,
他的清泉白石在我心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作品。詩人是在回答崔十八的問題,崔十八估計是在和白居易討論關于古代和現代的事物的不同。詩人通過對崔十八的回答,表達了對于古代和現代差異的理解。
詩中,詩人在第一句話中說他被崔十八比作了黃公。黃公指的是春秋時期的一位賢人,被人們稱為“三黃”。這樣的比喻意味著詩人在崔十八眼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然而,在第二句話中,詩人強調了現代和古代的不同之處。他告訴崔十八,現在和古代已經不一樣了。這反映了唐代時期社會的變遷和流變。然后,詩人表達了自己曾經遇到過商山君這樣的人物,商山君是他自己的心中的一個形象。他說商山君的清泉和白石就存在于他的胸中,清泉白石象征著純凈和高貴。這里表現了詩人自我評價的謙遜中又不失自信。
整首詩通過對現代與古代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和理解。詩人通過自己的心理描寫,表達了對于古代尊貴人物的向往和內心的卓越之處。整首詩情感簡潔,意境清晰,對現代與古代進行了巧妙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于歷史與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清泉白石在胸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cuī shí bā
答崔十八
láo jiāng bái sǒu bǐ huáng gōng, jīn gǔ yóu lái shì bù tóng.
勞將白叟比黃公,今古由來事不同。
wǒ yǒu shāng shān jūn wèi jiàn, qīng quán bái shí zài xiōng zhōng.
我有商山君未見,清泉白石在胸中。
“清泉白石在胸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