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入松風韻更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散入松風韻更長”全詩
愛者誰人唯白尹,奏時何處在嵩陽。
回臨山月聲彌怨,散入松風韻更長。
子晉少姨聞定怪,人間亦便有霓裳。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嵩陽觀夜奏霓裳》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嵩陽觀夜奏霓裳,是一首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開元遺曲自凄涼,
況近秋天調是商。
愛者誰人唯白尹,
奏時何處在嵩陽。
回臨山月聲彌怨,
散入松風韻更長。
子晉少姨聞定怪,
人間亦便有霓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在嵩陽觀的夜晚,演奏《霓裳》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的古曲的懷念,尤其是在秋天演奏《商調》時更加凄涼。他認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賞這首曲子,而在嵩陽觀中演奏也是最好的時機。
在夜晚回望嵩山,詩人感嘆月光下的聲音更加悲切,回蕩在松風之中更加悠長。詩人提到了自己的侄女聞定,她竟然也能聽到霓裳的音樂,讓詩人感到非常驚奇。這說明即使在人間,也有人能理解和欣賞這種超凡的音樂。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夜晚觀賞霓裳的情景為主題,通過詩人的感嘆和思考,展現了音樂的美和獨特性。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對古曲的熱愛和對音樂的追求,突出了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和美好。
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將凄涼的開元遺曲和秋天調音樂的商調相對照,強調了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和氛圍的變化。回臨山月的形象和月光下的回響則使詩詞更加幽遠悠長。通過提及子晉少姨聞定,詩人傳達了音樂的普遍性,人間也可以有奇跡和美妙的音樂。整首詩音樂性強,字里行間透露出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散入松風韻更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yáng guān yè zòu ní cháng
嵩陽觀夜奏霓裳
kāi yuán yí qū zì qī liáng, kuàng jìn qiū tiān diào shì shāng.
開元遺曲自凄涼,況近秋天調是商。
ài zhě shuí rén wéi bái yǐn,
愛者誰人唯白尹,
zòu shí hé chǔ zài sōng yáng.
奏時何處在嵩陽。
huí lín shān yuè shēng mí yuàn, sàn rù sōng fēng yùn gèng zhǎng.
回臨山月聲彌怨,散入松風韻更長。
zi jìn shǎo yí wén dìng guài, rén jiān yì biàn yǒu ní cháng.
子晉少姨聞定怪,人間亦便有霓裳。
“散入松風韻更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