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幢紅旆照河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幢紅旆照河陽”全詩
村人都不知時事,猶自呼為處士莊。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過溫尚書舊莊》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溫尚書舊莊》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石清泉拋濟口,
碧幢紅旆照河陽。
村人都不知時事,
猶自呼為處士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拜訪溫尚書舊莊的情景。詩中,白居易描述了那里的美景,有清澈的石頭泉水流淌而過,高高的旗幟在陽光下閃耀。然而,他注意到莊上的村人們對時事一無所知,仍自稱為隱逸的處士。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溫尚書舊莊的描繪,反映了唐代社會中的一種現象。白居易在詩中通過對莊園美景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環境的宜人和寧靜。然而,他對莊上的村人們缺乏對時事的了解表示擔憂,暗示了社會上對實際問題關注不足、沉迷隱逸的現象。詩中的"處士莊"一詞,表達了村人們自吹自擂的自我標榜,暗示了他們對于現實問題的逃避。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莊園景色和村人們的描繪,呈現了一種社會現象,批判了對實際問題漠不關心的態度。它也反映了白居易對于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于隱逸生活的反思,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味。
“碧幢紅旆照河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wēn shàng shū jiù zhuāng
過溫尚書舊莊
bái shí qīng quán pāo jì kǒu, bì chuáng hóng pèi zhào hé yáng.
白石清泉拋濟口,碧幢紅旆照河陽。
cūn rén dōu bù zhī shí shì, yóu zì hū wèi chǔ shì zhuāng.
村人都不知時事,猶自呼為處士莊。
“碧幢紅旆照河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