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及健時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及健時還”全詩
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時還。
斑白霜侵鬢,蒼黃日下山。
閑忙俱過日,忙校不如閑。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閑忙》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閑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閑暇和忙碌之間的體驗和感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閑忙》
奔走朝行內,
棲遲林墅間。
多因病后退,
少及健時還。
斑白霜侵鬢,
蒼黃日下山。
閑忙俱過日,
忙校不如閑。
譯文:
在朝廷中匆忙奔走,
在林中的住處安靜棲息。
多次因病而退卻,
少有機會留意健康時光。
斑白的霜雪侵蝕著鬢發,
蒼黃的太陽逐漸西沉。
閑暇與忙碌都隨著日子流轉,
忙碌的勞苦不如悠閑自在。
詩意和賞析:
《閑忙》這首詩詞通過對閑暇和忙碌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奔走朝行內”和“棲遲林墅間”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表達了詩人在政治事務與個人生活之間的反差體驗。
詩中的“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時還”反映了詩人身體的衰老和不如意,他只能在疾病和虛弱之后才能享受片刻的寧靜。斑白的鬢發和蒼黃的太陽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無情,詩人在其中感嘆光陰的短暫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兩句“閑忙俱過日,忙校不如閑”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他認為閑暇的自由自在勝過忙碌的勞苦,忙碌只是過去的一段光陰,而真正的幸福和滿足來自于寧靜與閑適。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索和對于寧靜生活的向往。白居易通過對忙碌與閑暇的對比,表達了對內心寧靜與自由的渴望,并呼吁人們在忙碌的日子里也要盡量尋找寧靜的片刻,享受生活的美好。這首詩詞以其清新簡約的表達方式,傳達出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展現了白居易優美的藝術風格。
“少及健時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máng
閑忙
bēn zǒu cháo xíng nèi, qī chí lín shù jiān.
奔走朝行內,棲遲林墅間。
duō yīn bìng hòu tuì, shǎo jí jiàn shí hái.
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時還。
bān bái shuāng qīn bìn, cāng huáng rì xià shān.
斑白霜侵鬢,蒼黃日下山。
xián máng jù guò rì, máng xiào bù rú xián.
閑忙俱過日,忙校不如閑。
“少及健時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