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明連夜碧潺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連明連夜碧潺湲”全詩
為問魏王堤岸下,何如同德寺門前。
無妨水色堪閑玩,不得泉聲伴醉眠。
那似此堂簾幕底,連明連夜碧潺湲。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水堂醉臥問杜三十一》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堂醉臥問杜三十一》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你在洛陽住了多年,
哪里的春天流水最可憐。
請問魏王堤岸下,
是否像同德寺門前一樣美麗。
水色美景可以隨意欣賞,
卻無法與泉水聲音共醉入眠。
這水堂的簾幕之下,
不斷流動的碧波,連綿不絕。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水景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美麗水景的向往和思念。詩人聽說有人住在洛陽多年,他好奇地問洛陽哪里的春天流水最美麗。他進一步詢問,洛陽的魏王堤岸是否與同德寺門前的景色一樣迷人。詩人欣賞水景的快樂不受限制,但他卻無法享受到泉水流動的美妙聲音。最后,他以形容水堂簾幕下連綿不絕的碧波,表達了對水景的贊美和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美麗的水景,展示了白居易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細膩的描繪能力。詩人通過對洛陽水景的稱贊和詢問,傳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景色的向往之情。他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聯系在一起,表達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詩中的水堂被描繪為一個安靜、美麗的地方,水波連綿不絕,給人一種寧靜、悠然的感覺。通過對水堂的描寫,詩人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恒久不變的特點,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這種美麗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渴望。它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和細膩的描寫能力,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自然美的力量和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熱愛。
“連明連夜碧潺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táng zuì wò wèn dù sān shí yī
水堂醉臥問杜三十一
wén jūn luò xià zhù duō nián, hé chǔ chūn liú zuì kě lián.
聞君洛下住多年,何處春流最可憐。
wèi wèn wèi wáng dī àn xià,
為問魏王堤岸下,
hé rú tóng dé sì mén qián.
何如同德寺門前。
wú fáng shuǐ sè kān xián wán, bù dé quán shēng bàn zuì mián.
無妨水色堪閑玩,不得泉聲伴醉眠。
nà shì cǐ táng lián mù dǐ, lián míng lián yè bì chán yuán.
那似此堂簾幕底,連明連夜碧潺湲。
“連明連夜碧潺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