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章照紫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章照紫袍”全詩
形容逐日老,官秩隨年高。
優饒又加俸,閑穩仍分曹。
飲食免藜藿,居處非蓬蒿。
何言家尚貧,銀榼提綠醪。
勿謂身未貴,金章照紫袍。
誠合知止足,豈宜更貪饕。
默默心自問,于國有何勞。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自嘲和自省的方式,描述了作者從賓客遷為太子少傅分司的過程,反映出他對于官職的不追求和對于財富的看透,表達了向往簡樸生活和思考個人價值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頭上漸無發,耳間新有毫。
形容逐日老,官秩隨年高。
優饒又加俸,閑穩仍分曹。
飲食免藜藿,居處非蓬蒿。
何言家尚貧,銀榼提綠醪。
勿謂身未貴,金章照紫袍。
誠合知止足,豈宜更貪饕。
默默心自問,于國有何勞。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集中在對功名和財富的態度上。首先,作者通過對自己逐漸衰老的描寫,表達了對于日漸增長的官位和官祿的淡然態度。他認為自己的衰老是必然的,而官位的提升只是年歲增長的附帶品,不會改變自己的本質。
其次,作者通過描述自己優裕的物質生活與安寧的居住環境,表達了對于財富和地位的看透。他提到沒有食用草類蔬菜,居住的地方也不是簡陋的茅草房,這意味著他生活富足而舒適。然而,他卻以銀榼提綠醪來點醒自己,不要以為個人財富的增加就是真正的貴重。
最后,作者呼吁自己要懂得知足和守恒,不要貪戀權勢和享受。他認為只有內心默默思考,才能明白在國家的大事中,個人的功名地位并不重要,才能真正體會到守恒和知足的快樂。
這首詩詞以幽默諷刺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和財富的淡然態度,并通過自嘲和自省展現了對于簡樸生活和個人價值的追求。在追求物質和權勢的社會中,這首詩詞提醒人們要正確看待財富和地位,并懂得滿足和心靈的平靜。
“金章照紫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bīn kè qiān tài zǐ shǎo fù fēn sī
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
tóu shàng jiàn wú fā, ěr jiān xīn yǒu háo.
頭上漸無發,耳間新有毫。
xíng róng zhú rì lǎo, guān zhì suí nián gāo.
形容逐日老,官秩隨年高。
yōu ráo yòu jiā fèng, xián wěn réng fēn cáo.
優饒又加俸,閑穩仍分曹。
yǐn shí miǎn lí huò, jū chǔ fēi péng hāo.
飲食免藜藿,居處非蓬蒿。
hé yán jiā shàng pín, yín kē tí lǜ láo.
何言家尚貧,銀榼提綠醪。
wù wèi shēn wèi guì, jīn zhāng zhào zǐ páo.
勿謂身未貴,金章照紫袍。
chéng hé zhī zhǐ zú, qǐ yí gèng tān tāo.
誠合知止足,豈宜更貪饕。
mò mò xīn zì wèn, yú guó yǒu hé láo.
默默心自問,于國有何勞。
“金章照紫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