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千里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光千里同”全詩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
遠思兩鄉斷,清光千里同。
不知娃館上,何似石樓中。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國碧云客,東京白首翁。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
遠思兩鄉斷,清光千里同。
不知娃館上,何似石樓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月夜中的景象和詩人的心情。詩人自稱為南國碧云客,指自己身處異鄉。他與東京的白首老翁相對,暗指自己已年邁。詩人觀賞松江初升的月亮,湖水平靜沒有風。他的思念遙遠的故鄉,與這清朗的月光在千里之外同在。然而,他不知道在故鄉的娃館上,是否也有人能夠領略到與他在石樓中一樣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月亮和自身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美景的贊美。詩人以南國碧云客和東京白首翁的對比展現了自己的孤獨和年老之感。他觀賞著松江初升的月亮,湖水平靜,無風拂動,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詩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遠方故鄉的描寫得以體現,他與故鄉之間隔著千里,但在這明亮的月光下,心與心相通。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疑惑,他不知道在故鄉的娃館上是否也有人能夠體驗到自己此刻的心境,從而與他在石樓中有著共鳴。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表達,將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美景的贊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首詩詞在簡潔的語言中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和對人與人之間情感共鳴的渴望,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感慨和境界。
“清光千里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mèng dé bā yuè shí wǔ rì yè wán yuè jiàn jì
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
nán guó bì yún kè, dōng jīng bái shǒu wēng.
南國碧云客,東京白首翁。
sōng jiāng chū yǒu yuè, yī shuǐ zhèng wú fēng.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
yuǎn sī liǎng xiāng duàn, qīng guāng qiān lǐ tóng.
遠思兩鄉斷,清光千里同。
bù zhī wá guǎn shàng, hé sì shí lóu zhōng.
不知娃館上,何似石樓中。
“清光千里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