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法堂方丈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酒肆法堂方丈室”全詩
晨興拜表稱朝士,晚出游山作野人。
達磨傳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塵。
八關凈戒齋銷日,一曲狂歌醉送春。
酒肆法堂方丈室,其間豈是兩般身。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拜表回閑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拜表回閑游,玉珮金章紫花綬,
拜謁朝廷,回來游山玩水,
身上佩帶著玉珮和金章,
腰間系著紫色花紋的綬帶。
纻衫藤帶白綸巾,晨興拜表稱朝士,
身穿著簡單的纻衫,腰間系著草繩的腰帶,
頭戴著簡樸的白色綸巾,
一早起床去朝廷拜謁,被稱為朝廷的士子。
晚出游山作野人,達磨傳心令息念,
晚上出去游山作野人,
跟達摩禪師學習靜心養性的法訣。
玄元留意遣同塵,八關凈戒齋銷日,
修行玄學的人懂得顧忌食欲和情欲,
不讓塵世煩憂影響自己的修行。
一曲狂歌醉送春,酒肆法堂方丈室,
用一首狂歌來餞別春天,
在酒肆和寺廟的方丈里度過時光,
這個時候不分尊卑,一切都歸于平等狀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一方面是作為士子的身份,要拜謁朝廷,受制于禮儀和規范;另一方面是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地作野人。通過描寫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游山作野人的時候,作者能夠擺脫塵世的束縛,專注于修行,顧忌一切雜念。但是作者也承認,人無法完全遠離世俗,仍然會在酒肆和寺廟里度過時光,這里也有法堂、方丈,暗示了同時存在俗世和修行的兩個身份。整首詩以平淡、樸實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由和修行的向往,以及俗世和修行的對立與和諧。
“酒肆法堂方丈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i biǎo huí xián yóu
拜表回閑游
yù pèi jīn zhāng zǐ huā shòu, zhù shān téng dài bái guān jīn.
玉珮金章紫花綬,纻衫藤帶白綸巾。
chén xīng bài biǎo chēng cháo shì,
晨興拜表稱朝士,
wǎn chū yóu shān zuò yě rén.
晚出游山作野人。
dá mó chuán xīn lìng xī niàn, xuán yuán liú yì qiǎn tóng chén.
達磨傳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塵。
bā guān jìng jiè zhāi xiāo rì, yī qǔ kuáng gē zuì sòng chūn.
八關凈戒齋銷日,一曲狂歌醉送春。
jiǔ sì fǎ táng fāng zhàng shì,
酒肆法堂方丈室,
qí jiān qǐ shì liǎng bān shēn.
其間豈是兩般身。
“酒肆法堂方丈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