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時誰肯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后時誰肯顧”全詩
紅開杪秋日,翠合欲昏天。
白露滴未死,涼風吹更鮮。
后時誰肯顧,唯我與君憐。
分類: 夜合花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對晚開夜合花贈皇甫郎中》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晚開夜合花贈皇甫郎中》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夜晚開放的花朵,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中描寫了一種過了花期的景象,詩人說:“移晚校一月,花遲過半年。”這里的“移晚”指的是時光的流轉,表示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月,而花朵的開放卻遲到了半年。這一描寫暗喻了時間流轉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
接下來,詩人用典型的描寫手法描繪了花朵的顏色和氣息。他說:“紅開杪秋日,翠合欲昏天。”這里的“紅開”指的是花朵的顏色鮮艷如火,而“翠合”則指花朵愈發茂盛,使天空變得昏暗。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傳遞出花朵的美麗和氣勢。
詩的第三、四句寫道:“白露滴未死,涼風吹更鮮。”這里用白露和涼風來形容花朵的清新和宜人。白露滴未死,意味著鮮花還在綻放的時候受到清晨的露水浸濕,而后來的涼風吹過,更加凸顯了花朵的鮮艷。這樣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了花朵的嬌弱和臨界的美麗。
最后兩句寫道:“后時誰肯顧,唯我與君憐。”這里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花朵和友情的留戀之情。詩人思念花朵的美麗,也思念與皇甫郎中的友誼。他們之間的情感是那樣的唯一和特殊,別的人不會像他們一樣去關注、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典雅的語言描繪了花朵的美麗和逝去的情感,通過對花朵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這首詩也是對美的贊美和對友情的珍視之情的表達。
“后時誰肯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wǎn kāi yè hé huā zèng huáng fǔ láng zhōng
對晚開夜合花贈皇甫郎中
yí wǎn xiào yī yuè, huā chí guò bàn nián.
移晚校一月,花遲過半年。
hóng kāi miǎo qiū rì, cuì hé yù hūn tiān.
紅開杪秋日,翠合欲昏天。
bái lù dī wèi sǐ, liáng fēng chuī gèng xiān.
白露滴未死,涼風吹更鮮。
hòu shí shuí kěn gù, wéi wǒ yǔ jūn lián.
后時誰肯顧,唯我與君憐。
“后時誰肯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