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石表秦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鞭石表秦初”全詩
星文遙寫漢,虹勢尚凌虛。
已授文成履,空題武騎書。
別有臨濠上,棲偃獨觀魚。
分類:
作者簡介(張文琮)
字不詳,貝州武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前后在世。好自書寫,筆不釋手。貞觀中,為治書侍御史。永徽初,獻文皇帝頌,優制襃美。拜戶部侍郎神龍中,累遷工部尚書,兼修國史。韋后臨朝,詔同中書門下三品。旬日,出為絳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書志及舊唐書本傳)行于世。
《賦橋》張文琮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賦橋》
制造舟艇浮在水面上,喝彩聲如雷霆。
用鞭子打石頭來顯山川之初。
星辰的文辭遙遠描繪著漢朝的壯麗景象,
虹的姿態仍然挺拔地橫跨在虛空。
早已托付了成就文孝的履歷,
空留下武將所題的書。
別有一番景致在臨濠之上,
鳥棲草偃,我獨自觀看著魚兒縱橫。
詩意:這首詩以橋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描述造舟、鞭石、星文和虹勢等景象,展示了歷史的輝煌和自然的奇妙。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所擁有的成就和人生境遇的思索。
賞析:《賦橋》運用典雅的詞匯和生動的描寫手法,展示了作者對歷史和自然的獨特觀察和感悟。鞭石表秦初的景象生動地描繪了艱苦的開拓過程,星文遙寫漢的句子既表達了對漢朝壯麗歲月的向往,也反映了對歷史的敬仰。虹勢尚凌虛一句,形象地描繪了虹在天空中飛躍的壯麗景象,寓意著人生也可以超越現實達到更高的境界。最后一節表達了對個人成就和人生的思考,以及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如何停下來觀賞世界的美好。整首詩字字珠璣,寓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自然和生活的獨特感悟。
“鞭石表秦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qiáo
賦橋
zào zhōu fú wèi rì, biān shí biǎo qín chū.
造舟浮謂日,鞭石表秦初。
xīng wén yáo xiě hàn, hóng shì shàng líng xū.
星文遙寫漢,虹勢尚凌虛。
yǐ shòu wén chéng lǚ, kōng tí wǔ qí shū.
已授文成履,空題武騎書。
bié yǒu lín háo shàng, qī yǎn dú guān yú.
別有臨濠上,棲偃獨觀魚。
“鞭石表秦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