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便是獨游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便是獨游人”全詩
惆悵香山云水冷,明朝便是獨游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龍門送別皇甫澤州赴任、韋山人南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龍門送別皇甫澤州赴任、韋山人南游》
皇甫澤州南征駐幕奔,韋山人自隱名山村
一別三長別,何時復相吻
同州帝王淚,一宿楚江水
洛陽花滿路,春色入人群
青山兩相憶,千載仙人魂
五岳多仙嶺,面緣韋山云
茅室看青山,竹聲隨白云
周旋千十里,幾載西南游
賢德似田野,名高黃梅樓
長安不同時,山水寒更幽
明朝離離別,一別含煙愁
中文譯文:
皇甫澤州南征去就職,韋山人在名山村中隱居。
一別又長時間別離,何時再相見。
屬于同一個州的皇帝泣淚,一夜留宿在楚江水邊。
洛陽的路上滿是花朵,春色滲入人群。
藍山互相懷念,千年來的仙人魂。
五岳中有許多仙山,我與韋山云有緣相遇。
茅室中眺望青山,竹子的聲音隨白云飄蕩。
周游千百里,幾年來西南游歷。
賢人的品德如同田野一般,名聲高一片黃梅樓。
長安的景色與現在不同,山水更加幽寂。
明天早晨離別,含著煙霧的憂愁。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的《龍門送別皇甫澤州赴任、韋山人南游》,詩人以送別和游歷為主題,表達了對離別的惆悵和對美好山水的向往。
詩的開頭,詩人將皇甫澤州和韋山人的不同境遇相對照,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之情。接著,詩人通過描繪洛陽的花景和人群的春色,展示出繁華背后的離別之苦。
然后,詩人將目光投向韋山,將韋山與其他仙山相對照,展示了韋山的獨特之處。茅室青山和竹子的聲音,讓人感受到山水間的寧靜和自然之美。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長時間的旅行和游歷,以及對黃梅樓的稱贊。盡管在長安與當下時光的不同中,山水更加幽寂,但詩人仍然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整首詩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展示了詩人的感慨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通過對山水、花朵和人群等景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詩人的情感世界,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離別的哀愁和對美好未來的希冀。
“明朝便是獨游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mén sòng bié huáng fǔ zé zhōu fù rèn wéi shān rén nán yóu
龍門送別皇甫澤州赴任、韋山人南游
sǔn yú guī luò zhī hé rì, hè jià hái sōng mò guò chūn.
隼旟歸洛知何日,鶴駕還嵩莫過春。
chóu chàng xiāng shān yún shuǐ lěng, míng cháo biàn shì dú yóu rén.
惆悵香山云水冷,明朝便是獨游人。
“明朝便是獨游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