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戶最榮君好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戶最榮君好去”全詩
秋風一箸鱸魚鲙,張翰搖頭喚不回。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寄楊六侍郎(時楊初授戶部,予不赴同州)》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楊六侍郎(時楊初授戶部,予不赴同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戶最榮君好去,
左馮雖穩我慵來。
秋風一箸鱸魚鲙,
張翰搖頭喚不回。
詩意: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給楊六侍郎寫的一封信,表達了他不愿意赴任同州的心情。白居易稱贊楊六侍郎得到了去往西戶(指官職)的機會,而自己卻因為種種原因而不愿前往。他以一個秋天的景象來比喻自己的境況,用一箸鱸魚鲙(一種魚)來形容他的位份,表示自己的職位平庸普通。最后,他以張翰(指楊六侍郎)搖頭不愿回來的形象,暗示自己無法改變自己的決定。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楊六侍郎和自己的比較,展現了白居易的自嘲和無奈之情。首先,他稱贊楊六侍郎得到了西戶的重要職位,表達了對楊六侍郎的羨慕和認可,同時也暗示了自己在官場上的不得志。接著,他用左馮(指自己)慵懶不愿前來的形象,對比楊六侍郎的穩重和勇敢,顯示了自己的優柔寡斷和猶豫不決。最后,他以秋風、鱸魚鲙和張翰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自己的境況和無法改變的決定。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既有對楊六侍郎的羨慕和贊美,又有對自己的無奈和自嘲。通過對比的手法,詩人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在官場上的處境和心境,以及對官職和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才華橫溢的寫作風格。
“西戶最榮君好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áng liù shì láng shí yáng chū shòu hù bù, yǔ bù fù tóng zhōu
寄楊六侍郎(時楊初授戶部,予不赴同州)
xī hù zuì róng jūn hǎo qù, zuǒ féng suī wěn wǒ yōng lái.
西戶最榮君好去,左馮雖穩我慵來。
qiū fēng yī zhù lú yú kuài, zhāng hàn yáo tóu huàn bù huí.
秋風一箸鱸魚鲙,張翰搖頭喚不回。
“西戶最榮君好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