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臨太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歌臨太液”全詩
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
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
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
分類:
作者簡介(上官儀)

上官儀(約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陜州陜縣(今河南三門峽陜縣)人,生于江都。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唐高宗時供職門下省,頗受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賞識。龍朔二年(662年),成為宰相。后來高宗不滿武后跋扈,上官儀向高宗建議廢后,高宗亦以為然,由上官儀草詔。武后涕泣陳請,事遂中綴,自此武后深惡上官儀。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被誅,家產和人口被抄沒,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時被誅殺。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兒為昭容,對上官儀父子有所追贈,繡像凌煙閣,追封為楚國公。
《早春桂林殿應詔》上官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早春桂林殿應詔》是唐代上官儀所創作的一首描繪桂林春景的詩。詩意清新,通過對桂林景色的描繪,展現了早春時節的美麗景色和生機勃勃的氛圍。
詩中,作者登上御轎,穿過香氣四溢的皇家花園,歡快地唱著歌走向太液池。清晨的樹上滿是鳥兒的歌聲,春天的堤岸上草木蔥蘢。微風吹過,翻動著樹上的嫩葉,陽光照耀在青天上,映照著雪白的云朵。花蝶飛舞,山色溫暖,夕陽即將降臨。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早春桂林的美景。其中運用了對景物的寫實描繪和自然景物的象征意義的結合,以及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通過描繪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的喜悅之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譯文:
步著轎車走出皇家花園,香氣四溢,
在清晨的太液池邊唱起歡快的歌曲。
清爽的樹木上掛滿了鳥兒的歌聲,
春天的堤岸上積滿了芬芳的草氣。
微風在樹上翻動樹葉,
陽光照射在藍天之上的白云上。
花朵和蝴蝶還在不斷地來到,
山巒的色彩溫暖,即將入夜。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桂林春天的景色為中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美麗的一面。詩歌語言簡潔、形象豐富,通過用詞細膩、情感真實的描寫,將讀者帶入到了一個清新、溫暖的春天場景中。
詩中的桂林殿是皇帝游玩的地方,作者以皇室花園為背景,將桂林春天的美景展示出來。同時,作者也通過詩中描述的細節,如清晨的鳥鳴、春天的花草、微風吹動的樹葉等,展示了早春時節的生機勃勃和自然界的美麗。
詩歌中的春天不僅僅是描繪景物,更包含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熱愛。作者通過描繪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傳遞了一種欣喜和活力的情感,表達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總之,這首詩以樸素的表達方式,描繪了桂林春天的美麗景色,并通過對自然的贊美,傳遞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清歌臨太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guì lín diàn yìng zhào
早春桂林殿應詔
bù niǎn chū pī xiāng, qīng gē lín tài yè.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
xiǎo shù liú yīng mǎn, chūn dī fāng cǎo jī.
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
fēng guāng fān lù wén, xuě huá shàng kōng bì.
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
huā dié lái wèi yǐ, shān guāng nuǎn jiāng xī.
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
“清歌臨太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