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墅幽微不足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謝墅幽微不足攀”全詩
何似嵩峰三十六,長隨申甫作家山。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和裴令公南莊絕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裴令公南莊絕句》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絕句。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陶廬僻陋那堪比,
謝墅幽微不足攀。
何似嵩峰三十六,
長隨申甫作家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和裴令公的住所。白居易自稱"陶廬",謙虛地形容自己的住處簡陋,不值得與其他豪華的莊園相比。而裴令公的住所被形容為"謝墅",它幽靜而微妙,超越了人們的攀比之心。接下來,白居易通過對"嵩峰三十六"的比喻,表達了對申甫作家山的敬仰之情。他認為與申甫相比,自己和裴令公的住所都不值一提,因為申甫作家山具有高山峻嶺的壯麗景色和悠遠的歷史意義。
賞析:
這首詩詞體現了白居易的謙遜和對申甫作家山的贊美。他以自己和裴令公的住所為對比,表達了對申甫作家山的崇敬之情。通過使用對比手法,白居易展示了自己的謙虛和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之情。詩中的"陶廬"和"謝墅"都是比喻,用來形容自己和裴令公的住所。"陶廬"暗示了白居易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而"謝墅"則象征了裴令公的幽靜和高尚之處。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文人境地的向往,以及對申甫作家山的景仰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白居易對申甫作家山的景仰之情,并以自己和裴令公的住所為反襯,表達了詩人的謙遜之心。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態度和追求,以及對大自然和傳統文化的熱愛。
“謝墅幽微不足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éi lìng gōng nán zhuāng jué jù
和裴令公南莊絕句
táo lú pì lòu nà kān bǐ, xiè shù yōu wēi bù zú pān.
陶廬僻陋那堪比,謝墅幽微不足攀。
hé sì sōng fēng sān shí liù, cháng suí shēn fǔ zuò jiā shān.
何似嵩峰三十六,長隨申甫作家山。
“謝墅幽微不足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