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強半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年強半時”全詩
有風空動樹,無葉可辭枝。
十月苦長夜,百年強半時。
新開一瓶酒,那得不相思。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冬夜對酒寄皇甫十》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冬夜對酒寄皇甫十》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霜殺中庭草,
冰生后院池。
有風空動樹,
無葉可辭枝。
十月苦長夜,
百年強半時。
新開一瓶酒,
那得不相思。
中文譯文:
霜凍殺死了中庭的草,
冰凍使后院的池塘結冰。
有風吹動著孤立的樹,
沒有葉子陪襯枝干。
十月的長夜很痛苦,
百年人生才過了一半的時光。
打開一瓶新酒,
又怎能不思念遠方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冬夜對酒時寫的,他以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首兩句描繪了冬天的景象,中庭的草被霜凍殺死,后院的池塘結成了冰。這些景物的凋零和冰冷給人一種寂寥和孤寂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寫到有風吹動著孤立的樹,樹上沒有葉子,只有光禿禿的枝干。這里通過描繪孤獨的樹和光禿的枝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依。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他說十月的長夜很痛苦,暗示時間的流逝帶來了無盡的孤寂和痛苦。他說百年人生才過了一半的時光,表示自己已經經歷了許多歲月,但仍然感到時光匆匆。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他說自己打開了一瓶新酒,但新酒也無法減輕他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這里的“不相思”意味著作者無法忘懷、無法擺脫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通過描繪冬天的凄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思念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展現了唐代文人對生命短暫和人情冷暖的體悟。
“百年強半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yè duì jiǔ jì huáng fǔ shí
冬夜對酒寄皇甫十
shuāng shā zhōng tíng cǎo, bīng shēng hòu yuàn chí.
霜殺中庭草,冰生后院池。
yǒu fēng kōng dòng shù, wú yè kě cí zhī.
有風空動樹,無葉可辭枝。
shí yuè kǔ cháng yè, bǎi nián qiáng bàn shí.
十月苦長夜,百年強半時。
xīn kāi yī píng jiǔ, nà de bù xiāng sī.
新開一瓶酒,那得不相思。
“百年強半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