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便送東山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辭便送東山去”全詩
不辭便送東山去,臨老何人與唱歌。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酬裴令公贈馬相戲》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裴令公贈馬相戲》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安石風流無奈何,
欲將赤驥換青娥。
不辭便送東山去,
臨老何人與唱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應裴令公(裴度)贈送馬匹而作的回贈之作。裴度是當時的重要官員和文學家,他送給白居易一匹珍貴的赤驥(指一種紅色的良馬),以此表示對白居易的贊賞和友誼。
詩的第一句描繪了安石風流的形象,這里的安石指的是白居易自己。他自謙自己雖然有才華和風采,卻無法改變自己的境遇。這里的"安石風流"也可以理解為安石式的風流,即指白居易自己的風度和品味。
第二句表達了白居易的心愿,他想用這匹赤驥來換取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這里指的是青娥,即指年輕美麗的女子。這句話其實是借用了古代的典故,意味著白居易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獲得更好的境遇和生活。
第三句表達了白居易送走這匹赤驥的決心,他毫不猶豫地將赤驥送給了東山。這里的東山指的是裴度的住所,也可以理解為遠離塵世的地方。
最后一句是白居易在思考自己年邁之時,還有誰能與自己一同歡唱。這里的"臨老"暗示了白居易已經進入晚年階段,他在反思時光的流逝,思考自己的孤獨和寂寞。這也是白居易對友情和人生的一種感慨,表達了他對裴度的深情和對歲月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對赤驥和青娥的象征意義的運用,反映了白居易對自己生活境遇的思考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也表達了對年華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展現了白居易深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不辭便送東山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péi lìng gōng zèng mǎ xiāng xì
酬裴令公贈馬相戲
ān shí fēng liú wú nài hé, yù jiāng chì jì huàn qīng é.
安石風流無奈何,欲將赤驥換青娥。
bù cí biàn sòng dōng shān qù, lín lǎo hé rén yǔ chàng gē.
不辭便送東山去,臨老何人與唱歌。
“不辭便送東山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