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愁春盡梅花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笛愁春盡梅花里”全詩
江郡謳謠夸杜母,洛城歡會憶車公。
笛愁春盡梅花里,簟冷秋生薤葉中。
不道蘄州歌酒少,使君難稱與誰同。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寄李蘄州》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李蘄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車上寄給李蘄州,奏龔黃的書報上,
動筆寫詩傳播鮑謝的風。
江郡中傳唱夸杜甫的母親,
洛城上的歡聚讓我想起車公。
笛聲中有愁,春天將盡時梅花開,
蒲團冷冷地時秋季生長著薤葉。
沒想到蘄州里的歌和酒稀少,
使君難以與誰并肩而稱。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賦予給他在蘄州的朋友李蘄州的寄語,表達了詩人對李蘄州的思念以及對自己在洛陽的生活的懷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春梅和秋薤的景象,表達著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歲月變遷的思索。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蘄州地方歌酒的懷念,以及蘄州與洛陽的差異。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情事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和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梅花和薤葉成為了時序轉換的象征,傳達了歲月無情的主題。詩中的“使君”可能指代李蘄州的官職,表示盡管地方相隔,但他們都面臨著各自的困擾和掙扎。整首詩雖然簡潔,但通過對詩人內心真實情感的刻畫,透露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深沉感覺。同時,這首詩也展示了白居易的才華和細膩的寫作功底。
“笛愁春盡梅花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ǐ qí zhōu
寄李蘄州
xià chē shū zòu gōng huáng kè, dòng bǐ shī chuán bào xiè fēng.
下車書奏龔黃課,動筆詩傳鮑謝風。
jiāng jùn ōu yáo kuā dù mǔ,
江郡謳謠夸杜母,
luò chéng huān huì yì chē gōng.
洛城歡會憶車公。
dí chóu chūn jǐn méi huā lǐ, diàn lěng qiū shēng xiè yè zhōng.
笛愁春盡梅花里,簟冷秋生薤葉中。
bù dào qí zhōu gē jiǔ shǎo, shǐ jūn nán chēng yǔ shuí tóng.
不道蘄州歌酒少,使君難稱與誰同。
“笛愁春盡梅花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