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沈隨分各逍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沈隨分各逍遙”全詩
我正風前弄秋思,君應天上聽云韶。
時和始見陶鈞力,物遂方知盛圣朝。
雙鳳棲梧魚在藻,飛沈隨分各逍遙。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夢得相過援琴命酒因彈秋思偶詠所懷兼寄繼之待價二相府》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得相過援琴命酒因彈秋思偶詠所懷兼寄繼之待價二相府》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閑居靜侶偶相招,
小飲初酣琴欲調。
我正風前弄秋思,
君應天上聽云韶。
時和始見陶鈞力,
物遂方知盛圣朝。
雙鳳棲梧魚在藻,
飛沈隨分各逍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與朋友相聚的場景。他們在寧靜的居所相邀,輕飲初醉,白居易彈奏著琴聲,思緒如秋天的思緒一樣悠遠。他呼喚著朋友,希望他來欣賞云中的音樂。在這樣的和諧時光中,他們感受到了陶淵明和鈞天子的力量,也才真正領悟到了盛世的盛況。如鳳凰棲息在梧桐樹上,魚兒在水草間自由自在地游動,他們的飛翔和沉浮各自隨意。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白居易與朋友相聚的閑適時光。詩中的意象清晰而美麗,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他通過琴聲和秋思,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詩中的"陶鈞力"指陶淵明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才能和德行。白居易通過這種聯想,表達了對盛世的贊美和對時代的向往。
最后兩句以鳳凰和魚兒作比喻,表達了自由自在的心境。鳳凰象征著高飛和自由,魚兒則象征著自由自在地暢游水中。這種隨性而逍遙的狀態,也是白居易希望自己和朋友能夠擁有的。
整首詩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展現了白居易豁達的心態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自由的向往,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美好的意境。
“飛沈隨分各逍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dé xiāng guò yuán qín mìng jiǔ yīn dàn qiū sī ǒu yǒng suǒ huái jiān jì jì zhī dài jià èr xiāng fǔ
夢得相過援琴命酒因彈秋思偶詠所懷兼寄繼之待價二相府
xián jū jìng lǚ ǒu xiāng zhāo, xiǎo yǐn chū hān qín yù diào.
閑居靜侶偶相招,小飲初酣琴欲調。
wǒ zhèng fēng qián nòng qiū sī,
我正風前弄秋思,
jūn yìng tiān shàng tīng yún sháo.
君應天上聽云韶。
shí hé shǐ jiàn táo jūn lì, wù suì fāng zhī shèng shèng cháo.
時和始見陶鈞力,物遂方知盛圣朝。
shuāng fèng qī wú yú zài zǎo, fēi shěn suí fēn gè xiāo yáo.
雙鳳棲梧魚在藻,飛沈隨分各逍遙。
“飛沈隨分各逍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