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遣凈名知我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遣凈名知我笑”全詩
莫遣凈名知我笑,休將火艾灸浮云。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病中詩十五首·罷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所作的《病中詩十五首·罷灸》。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身佛說將何喻,
變滅須臾豈不聞。
莫遣凈名知我笑,
休將火艾灸浮云。
中文譯文:
在我病中,佛陀講述了什么寓意呢?
轉瞬即逝的變化和消亡,怎能不被聽聞?
請不要以為我對精神凈化一無所知而嘲笑我,
也請不要將火和艾草灸療等同于虛幻的云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在病中對于人生和存在的思考。他提到佛陀講述的寓意,可能是指佛陀的教誨,關于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本質。白居易認為人生的變遷和消亡是不可避免的,而這種變化的真相是應當被人們所了解和接受的。他同時表達了對于一些人對他的輕視和嘲笑的反駁,認為他并不無知,不應將他用火艾灸治療病痛的舉動看作是對虛幻、無實際效果的事物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病痛和人生無常的思考。作者以批判的口吻回應了那些不理解他的選擇的人們。他強調了人生的變化和消亡的必然性,傳達了對于人們對于病痛治療方式的誤解和偏見的反思。詩中的"火艾灸浮云"一句,表明作者并不將灸療看作是一種虛幻或無效的行為,而是一種對于病痛的積極應對方式。整首詩展現了作者對于生命和病痛的深刻思考,以及對于他人誤解的回應,凸顯了他的人生態度和思想境界。
“莫遣凈名知我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shī shí wǔ shǒu bà jiǔ
病中詩十五首·罷灸
bìng shēn fó shuō jiāng hé yù, biàn miè xū yú qǐ bù wén.
病身佛說將何喻,變滅須臾豈不聞。
mò qiǎn jìng míng zhī wǒ xiào, xiū jiāng huǒ ài jiǔ fú yún.
莫遣凈名知我笑,休將火艾灸浮云。
“莫遣凈名知我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