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籍顧騅猶解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項籍顧騅猶解嘆”全詩
項籍顧騅猶解嘆,樂天別駱豈無情。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病中詩十五首·賣駱馬》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詩十五首·賣駱馬
五年花下醉騎行,
臨賣回頭嘶一聲。
項籍顧騅猶解嘆,
樂天別駱豈無情。
中文譯文:
五年間,在花下醉騎行,
在準備賣掉駱馬的時候,它回頭嘶叫一聲。
項籍看到騅馬,還不禁嘆息,
樂天離別駱馬,怎能無動于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中年時期的一段騎行經歷,五年來的醉騎行使他與駱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關系。當他準備賣掉駱馬時,駱馬回頭嘶叫,引起了項籍的注意。項籍對騅馬的表情感到惋惜和遺憾。樂天對駱馬的離別也表現出他的情感和情懷。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白居易對動物的情感關懷和對自然環境的熱愛。他在詩中通過描寫自己與駱馬的親密關系,表達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觀念。詩中的駱馬回頭嘶叫以及項籍的遺憾,給詩增添了情感層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世態的反思。這首詩敘述了一個微小但富有情感的故事,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細節的敏感和對離別的無奈之情,具有一定的觸動力。
“項籍顧騅猶解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shī shí wǔ shǒu mài luò mǎ
病中詩十五首·賣駱馬
wǔ nián huā xià zuì qí xíng, lín mài huí tóu sī yī shēng.
五年花下醉騎行,臨賣回頭嘶一聲。
xiàng jí gù zhuī yóu jiě tàn, lè tiān bié luò qǐ wú qíng.
項籍顧騅猶解嘆,樂天別駱豈無情。
“項籍顧騅猶解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