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亭留盡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臺亭留盡在”全詩
有淚人還泣,無情雪不知。
臺亭留盡在,賓客散何之。
唯有蕭條雁,時來下故池。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雪后過集賢裴令公舊宅有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后過集賢裴令公舊宅有感》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梁王離開宅邸后,老人枚叟來到這里。
有些人流淚,回憶過去的情景;雪花卻無情,不知道這些故事。
庭院和亭臺依然存在,但賓客卻已散去,不知去向何方。
唯有寂寥的雁兒,偶爾飛來這座舊池塘。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過去輝煌的裴令公舊宅的懷念之情。詩中以梁王捐館和老人枚叟過門的場景為引子,描繪了宅邸的荒涼和賓客的離散。雪花冷漠無情,不知道宅邸內發生過的故事和情感,而庭院和亭臺的存在則彰顯了歲月留下的痕跡。最后,唯有蕭條的雁兒偶爾降臨這座舊池塘,增添了一絲寂寥和凄涼的氣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宅邸的描繪,表達了白居易對光景已逝的過去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對梁王離開宅邸和老人枚叟過門的描寫,展示了宅邸的荒涼景象和賓客的離散情景,深刻表達了歲月流轉、興衰更迭的主題。雪花冷漠無情的描繪,與有淚人回憶往事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時光的殘酷和人事的無常。庭院和亭臺的存在,以及雁兒的飛來,都成為與人事變遷形成對照的存在,增添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光景已逝的懷念,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臺亭留盡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hòu guò jí xián péi lìng gōng jiù zhái yǒu gǎn
雪后過集賢裴令公舊宅有感
liáng wáng juān guǎn hòu, méi sǒu guò mén shí.
梁王捐館后,枚叟過門時。
yǒu lèi rén hái qì, wú qíng xuě bù zhī.
有淚人還泣,無情雪不知。
tái tíng liú jǐn zài, bīn kè sàn hé zhī.
臺亭留盡在,賓客散何之。
wéi yǒu xiāo tiáo yàn, shí lái xià gù chí.
唯有蕭條雁,時來下故池。
“臺亭留盡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