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飲著聲聞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年飲著聲聞酒”全詩
何年飲著聲聞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戲禮經老僧》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禮經老僧》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香火一爐燈一盞,
白頭夜禮佛名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
直到如今醉未醒。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老僧在夜晚虔誠地燃香祭拜佛經的場景。他已經年老,但仍然堅持每晚燃香禮佛。詩人借此描繪了老僧一腔虔誠的信仰和對佛教的執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老僧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對佛教經典的崇敬。下面是對這首詩的賞析:
首句“香火一爐燈一盞”,通過對香火和燈盞的描繪,展示了佛寺中虔誠的氛圍。香火和燈盞象征著信仰的火種和光明,整個佛寺被溫馨的燈光和香氣所包圍。
第二句“白頭夜禮佛名經”,表達了老僧雖然年老,卻仍然堅持夜晚禮佛的習慣。白頭象征年老,夜晚象征冥思默想,禮佛則表明了他對佛教的敬仰和對佛經的尊重。
第三句“何年飲著聲聞酒”,聲聞酒是佛教中的一種特殊酒品,象征著修行者對佛法的渴望和追求。詩人用“飲著聲聞酒”來表達老僧對佛法的追求,并暗示他已經積累了豐富的修行經驗。
最后一句“直到如今醉未醒”,意味著老僧對佛法的執著和追求。他像是陶醉在佛法的世界中,追求著更高的境界,對修行的渴望仍未結束。
整首詩通過對老僧虔誠的描繪,展示了信仰和執著的力量。它表達了對佛教信仰的敬意,并呈現了修行者追求內心寧靜和智慧的精神追求。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思想,呼應了佛教文化中的修行理念,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何年飲著聲聞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lǐ jīng lǎo sēng
戲禮經老僧
xiāng huǒ yī lú dēng yī zhǎn, bái tóu yè lǐ fó míng jīng.
香火一爐燈一盞,白頭夜禮佛名經。
hé nián yǐn zhe shēng wén jiǔ, zhí dào rú jīn zuì wèi xǐng.
何年飲著聲聞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何年飲著聲聞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