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顏且酌尊中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開顏且酌尊中酒”全詩
開顏且酌尊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
幸有眼前衣食在,兼無身后子孫憂。
應須學取陶彭澤,但委心形任去留。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足疾》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足疾》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足疾無加亦不瘳,
綿春歷夏復經秋。
開顏且酌尊中酒,
代步多乘池上舟。
幸有眼前衣食在,
兼無身后子孫憂。
應須學取陶彭澤,
但委心形任去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自己身體狀況的坦然接受和豁達心態。他說自己的足疾雖然沒有加重,但也沒有痊愈,他經歷了春夏秋三個季節。他開懷暢飲,在酒中尋求快樂,多乘坐池塘上的船來代步。他慶幸自己目前還能享受到衣食的滋養,而且不用擔心身后的子孫。他表示應該像陶淵明和彭澤一樣,學會順應自然,不執著于物質和形式,心態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選擇去留。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白居易對生活的豁達和坦然。盡管他患有足疾,但他并不為此而苦惱,而是接受了這個事實,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他通過描述自己經歷了春夏秋三個季節,強調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體現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自然變化的感悟。在困境中,他選擇通過飲酒和乘船來尋求快樂和解脫,表達了對生活中小小歡愉的珍視。同時,他也表達了對眼前的現實和對未來的放松,不為身后的事情而憂慮,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最后,他提到了陶淵明和彭澤,以他們為榜樣,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追求,將心態委身于自然,不囿于物質和形式。整首詩詞以流暢自然的語言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人生態度和情感世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開顏且酌尊中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ú jí
足疾
zú jí wú jiā yì bù chōu, mián chūn lì xià fù jīng qiū.
足疾無加亦不瘳,綿春歷夏復經秋。
kāi yán qiě zhuó zūn zhōng jiǔ,
開顏且酌尊中酒,
dài bù duō chéng chí shàng zhōu.
代步多乘池上舟。
xìng yǒu yǎn qián yī shí zài, jiān wú shēn hòu zǐ sūn yōu.
幸有眼前衣食在,兼無身后子孫憂。
yīng xū xué qǔ táo péng zé, dàn wěi xīn xíng rèn qù liú.
應須學取陶彭澤,但委心形任去留。
“開顏且酌尊中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