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芳靜綠絕纖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芳靜綠絕纖埃”全詩
路傍凡草榮遭遇,曾得七香車輾來。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山中五絕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漠漠斑斑石上苔,
幽芳靜綠絕纖埃。
路傍凡草榮遭遇,
曾得七香車輾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在山中,石頭上長滿了薄薄的青苔,
幽香在靜謐的綠色中遠離了塵埃。
路旁的普通草木竟也有了榮耀的遭遇,
曾經這里曾經有過奢華的七香車駛過。
這首詩在形式上是五絕,每句四字,平平仄仄的平韻詩。詩意表達了作者置身山中,觀察石頭上苔蘚的景象。石上的苔蘚在山靜謐的環境中,雖然不起眼,但是卻發出幽香,與綠色形成了美麗的對比。詩人還寫到路旁的普通草木,它們也曾受到了榮耀的待遇,曾有過華麗的七香車駛過。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開了作者對山中景物的觀察和感受,借此表達了對寧靜和自然的贊美。在寂靜的環境中,即使是平凡的事物也能顯露出一種美妙的存在感。同時,詩人的觀察和描寫還蘊含著對時光變遷的思考。曾經奢華的七香車如今已經不再,但路旁的青苔和草木依然生長,這種對永恒和變遷的對比也增加了詩的深度和思考。
“幽芳靜綠絕纖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wǔ jué jù
山中五絕句
mò mò bān bān shí shàng tái, yōu fāng jìng lǜ jué xiān āi.
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靜綠絕纖埃。
lù bàng fán cǎo róng zāo yù, céng dé qī xiāng chē niǎn lái.
路傍凡草榮遭遇,曾得七香車輾來。
“幽芳靜綠絕纖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