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懶鶯含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語懶鶯含思”全詩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燭馀減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臺上風,虛潤池邊地。
開遲花養艷,語懶鶯含思。
似訝隔年齋,如勸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
眾皆賞春色,君獨憐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燭馀減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臺上風,虛潤池邊地。
開遲花養艷,語懶鶯含思。
似訝隔年齋,如勸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中文譯文:
眾人都賞贊春天的美景,而只有你獨愛春的情意。
春意究竟是怎樣的呢?只有老夫明白這樣的滋味。
蠟燭的余火減少了夜間的時間,被單的溫暖增添了晨間的睡眠。
寧靜和平臺上的風,虛幌靡靡的池塘邊。
花兒開得稍晚,故意培養了艷麗,小鳥的語言懶洋洋,含著深思。
仿佛驚訝地隔了一年齋戒,又像是勸人迎接春天的酒宴。
等待哪一天一同游玩,心中期盼著二月初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早春時節的感受和心情。作者以自己對春天的獨特感悟,仔細觀察和描繪了春天的細節,表達了對春意的深深鐘愛和領悟。
在詩的開頭,眾人都欣賞春的美麗風景,但只有作者獨愛春天的情意,意味著作者對于春意的獨特感悟。作者進一步表達了自己對于春意的理解,春意對于作者來說是一種承載著滋味和意味的存在。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在春天的早晨的生活,蠟燭的余火迅速減少了夜間的時間,被單的溫暖增添了晨間的睡眠。這些細膩的描寫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在春天的寧靜和溫暖中的生活態度。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春天的一些景象,花開得稍晚,卻培養了更加艷麗的色彩,小鳥的語言懶洋洋,含著深深的思索。這里,作者通過對春天中花朵和小鳥的描寫,傳達了對春天中微妙細致的感知。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中的寄托,像是驚嘆隔了一年的似曾相識,又像是勸人迎接春天的酒宴,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期盼和對春天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春天的細致描寫和自己對春意的獨特領悟,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鐘愛之情和對心靈深處的感悟。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在春天中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的追求。
“語懶鶯含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mèng dé luò zhōng zǎo chūn jiàn zèng qī yùn
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
zhòng jiē shǎng chūn sè, jūn dú lián chūn yì.
眾皆賞春色,君獨憐春意。
chūn yì jìng rú hé, lǎo fū zhī cǐ wèi.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zhú yú jiǎn yè lòu, qīn nuǎn tiān cháo shuì.
燭馀減夜漏,衾暖添朝睡。
tián hé tái shàng fēng, xū rùn chí biān dì.
恬和臺上風,虛潤池邊地。
kāi chí huā yǎng yàn, yǔ lǎn yīng hán sī.
開遲花養艷,語懶鶯含思。
shì yà gé nián zhāi, rú quàn yíng chūn zuì.
似訝隔年齋,如勸迎春醉。
hé rì tóng yàn yóu, xīn qī èr yuè èr.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語懶鶯含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