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怎么讀 鶯的意思

漢字 | 鶯 |
---|---|
讀音 |
|
注音 | ㄧㄥ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7 |
異體字 | 鶯 鶑 鴬 鷪 鸎 |
字形結構 | 上中下結構 |
繁體字形 | 鶯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3BA |
其它編碼 | 五筆:apqg 倉頡:tbpm 鄭碼:ewrz 四角:44127 |
筆順編碼 | 122453545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丶フノフ丶フ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點 橫撇/橫鉤 撇 橫折鉤 點 豎折折鉤 橫 |
鶯字的意思
鳥,身體小,多為褐色或暗綠色,嘴短而尖。叫的聲音清脆。吃昆蟲,對農業和林業有益。種類很多。
鶯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鶯
(鶯)
yīng ㄧㄥˉ
〔黃鶯〕即“黃鸝”。〔夜鶯〕文學上指“歌鴝”一類叫聲清脆婉轉的鳥。鳥類的一科,身體小,褐色或暗綠色,嘴短而尖,叫的聲音清脆,吃昆蟲,是益鳥:鶯歌燕舞。英語 oriole, green finch; Sylvia species (various)
德語 Grasmücke (S, Bio)?,Rohrs?nger (Cettia cantans)? (S, Bio)
鶯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鶯
鴬、鷪 yīng
〈形〉
(1) (形聲。從鳥,榮省聲。本義:鳥羽有文彩的樣子) 同本義 [(of leathers)rich and bright colors]
春鶯,《考聲》:‘鶯,鳥毛有斑紋貌也。——唐· 慧琳《一切經音義》
有鶯其羽。——《詩·小雅》
(2) 又如:鶯背色(淺黃帶綠的顏色);鶯粉(黃色的粉)
詞性變化
◎ 鶯
鴬 yīng
〈名〉
(1) 黃鶯 [oriole]。又稱黃鸝、倉庚等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千里鶯啼綠映紅。——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2) 又如:鶯花隊(指妓女行列);鶯花寨(鶯花市),鶯花陣(指妓院);鶯語(鶯的鳴叫聲);鶯歌(鶯鳴蜿轉如歌);鶯谷(黃鶯棲止的山谷。比喻人在顯達以前的處境);鶯嬌(鶯聲嬌美。比喻女子美妙的歌聲);鶯簧(鶯篁。指鶯聲悅耳如笙簧。常用以喻指笛聲);鶯囀(鶯啼;也形容聲音像鶯啼般動聽)
(3) 喻春日景物 [spring scenery]。如:鶯花(黃鶯和花朵。指春日景物);鶯時(暮春時節);鶯燕(鶯和燕。因為都是春鳥,所以也用以代指春日景物);鶯啼燕語(指春天的景物)
鶯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鶯【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罌。《說文》鶯,鳥也。卽黃鸝。一名倉庚,一名商倉,一名鵹黃,一名鸝鶹,一名鸝鶬,一名楚雀,一名黃袍,一名搏黍,一名黃鳥,一名金衣公子。魏文帝王粲??有鶯賦。
又鳥羽文。《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羽。《毛傳》鶯然有文章也。俗作鸎,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鶯【卷四】【鳥部】
鳥也。從鳥,榮省聲。《詩》曰:“有鶯其羽。”烏莖切
說文解字注
(鶯)鳥有文章皃。各本作鳥也。必淺人所改。今正。毛詩曰。交交桑扈。有鶯其羽。有鶯其領。傳曰。鶯鶯然有文章皃。皃舊作也。非。鶯鶯猶熒熒也。皃其光彩不定。故從熒省。會意兼形聲。自淺人謂鶯卽鸎字。改說文爲鳥也。而與下引詩不貫。於形聲會意亦不合。不可以不辨也。從鳥。熒省聲。熒各本作榮。今正。說文熒省聲之字共十有九。無榮省聲之字。鳥莖切。十一部。詩曰。有鶯其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