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非魚樂是魚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非魚樂是魚驚”全詩
獺捕魚來魚躍出,此非魚樂是魚驚。
水淺魚稀白鷺饑,勞心瞪目待魚時。
外容閑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誰得知。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池上寓興二絕》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池邊的景象引起了我兩首絕句的靈感,
濠梁莊惠謾相爭,未必人情知物情。
獺捕魚來魚躍出,此非魚樂是魚驚。
水淺魚稀白鷺饑,勞心瞪目待魚時。
外容閑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誰得知。
這里描述了一個池塘旁的情景:兩只獺相爭捕魚,魚受到驚嚇而躍出水面。作者在描繪水面上的景象的同時,也在表達了一種深刻的思考。
首句中,作者說“濠梁莊惠謾相爭”,表示房子周圍的水溝和高懸的小船上的獺相互爭斗,以爭奪被捕捉的魚。但是作者又說“未必人情知物情”,意思是人們不一定能夠理解動物之間的情感。
第二句中,作者通過描述獺捕魚的場景,表達了一種反思。捕魚對于魚來說并不是樂趣,而是驚嚇和逃生的表現。
第三句中,作者描繪了水淺魚稀,白鷺饑腸轆轆的情景。這里的魚并不多,白鷺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而饑餓。
最后一句中作者用“外容閑暇中心苦”來描述自己的心情。他看似閑散,但內心卻苦悶。他覺得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很難被人理解。這句詩暗示了作者在這樣平凡的場景中的思辨和憂慮。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普通的池塘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和情感的思考。盡管這個場景看似平凡,但作者卻能從中感悟到更深的哲理。
“此非魚樂是魚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í shàng yù xìng èr jué
池上寓興二絕
háo liáng zhuāng huì mán xiāng zhēng, wèi bì rén qíng zhī wù qíng.
濠梁莊惠謾相爭,未必人情知物情。
tǎ bǔ yú lái yú yuè chū, cǐ fēi yú lè shì yú jīng.
獺捕魚來魚躍出,此非魚樂是魚驚。
shuǐ qiǎn yú xī bái lù jī, láo xīn dèng mù dài yú shí.
水淺魚稀白鷺饑,勞心瞪目待魚時。
wài róng xián xiá zhōng xīn kǔ, sì shì ér fēi shuí dé zhī.
外容閑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誰得知。
“此非魚樂是魚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