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慚退馬沾芻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慚退馬沾芻秣”全詩
入手榮名取雖少,關心穩事得還多。
老慚退馬沾芻秣,高喜歸鴻脫弋羅。
官給俸錢天與壽,些些貧病奈吾何。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贈諸少年》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諸少年
少年莫笑我蹉跎,
聽我狂翁一曲歌。
入手榮名取雖少,
關心穩事得還多。
老慚退馬沾芻秣,
高喜歸鴻脫弋羅。
官給俸錢天與壽,
些些貧病奈吾何。
中文譯文:贈給諸位少年
年輕人,請不要嘲笑我歲月虛度,
聽我這個瘋狂的老者唱一曲歌。
雖然沒有得到過榮譽和名望,
但我關注的事情卻很多。
年老后我自愧退馬而歸,
并且欣喜地放下了我的獵弓。
官方雖然給了我俸祿與壽命,
但我還是貧窮和生病糾纏不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給年輕人的贈言。詩人表達了自己年少時懶散荒廢的遺憾,但并不后悔,他并不在乎名利,心系于世事。他覺得自己的人生雖然沒有取得過榮譽,但卻有許多關心世事的成果。他在年老之后,感到羞愧地放下了從前的獵弓,安享晚年。雖然作為官員他得到了俸祿和長壽,但他仍然感到困擾,因為他仍舊受到貧困和疾病的困擾。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年輕人的忠告,要珍惜年華,努力追求人生的價值,而不是沉迷于名利之中。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功成名就和物質財富的看法,他認為這些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整首詩詞簡潔明快,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關心世事的人生態度,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老慚退馬沾芻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ū shào nián
贈諸少年
shào nián mò xiào wǒ cuō tuó, tīng wǒ kuáng wēng yī qǔ gē.
少年莫笑我蹉跎,聽我狂翁一曲歌。
rù shǒu róng míng qǔ suī shǎo,
入手榮名取雖少,
guān xīn wěn shì dé hái duō.
關心穩事得還多。
lǎo cán tuì mǎ zhān chú mò, gāo xǐ guī hóng tuō yì luó.
老慚退馬沾芻秣,高喜歸鴻脫弋羅。
guān gěi fèng qián tiān yǔ shòu, xiē xiē pín bìng nài wú hé.
官給俸錢天與壽,些些貧病奈吾何。
“老慚退馬沾芻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