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風膏雨去隨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仁風膏雨去隨輪”全詩
水驛路穿兒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
宣城獨詠窗中岫,柳惲單題汀上蘋.
何似姑蘇詩太守,吟詩相繼有三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送劉郎中赴任蘇州》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劉郎中赴任蘇州》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仁風膏雨去隨輪,
勝境歡游到逐身。
水驛路穿兒店月,
花船棹入女湖春。
宣城獨詠窗中岫,
柳惲單題汀上蘋.
何似姑蘇詩太守,
吟詩相繼有三人。
中文譯文:
仁風膏雨隨著車輪遠去,
美景歡樂隨身而至。
水驛的路途穿過兒店的月色,
花船劃入女湖的春天。
宣城獨自吟詠窗中的山嶺,
柳惲獨自題寫汀上的蘋草。
與姑蘇的詩仙太守相比,
吟詩的人接連不斷地出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給劉郎中赴任蘇州時所作。詩人以婉轉抒情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祝福和對蘇州美景的贊美。
首句“仁風膏雨去隨輪”,形容劉郎中離開時的氣象,仁風和膏雨象征著吉祥的氣息,隨著車輪遠去。接下來的兩句“勝境歡游到逐身”,表達了美景隨著劉郎中的身影而來,暗示著蘇州的風景優美。
接著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水驛的路穿過兒店的月色,花船劃入女湖的春天。水驛是指水路上的驛站,兒店的月色是夜晚的美景,女湖則是蘇州著名的景點,描繪了劉郎中旅途中的美景。
后兩句“宣城獨詠窗中岫,柳惲單題汀上蘋”,分別提到了宣城和柳惲。宣城是劉郎中的籍貫,詩人以宣城為背景,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柳惲是指詩人自己,單獨在汀邊題寫著汀上的蘋草,展現了詩人寂寞的心情和對劉郎中的祝福。
最后兩句“何似姑蘇詩太守,吟詩相繼有三人”,詩人將劉郎中與蘇州的詩仙太守相比,表達了對蘇州文化的推崇和對吟詩的熱愛。三人吟詩的場景,也體現了唐代文人雅士互相賦詩、切磋琢磨的情景。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美景、表達對友人的祝福和對文學的贊美,展現了白居易細膩的情感和對蘇州的熱愛之情。
“仁風膏雨去隨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ú láng zhōng fù rèn sū zhōu
送劉郎中赴任蘇州
rén fēng gāo yǔ qù suí lún, shèng jìng huān yóu dào zhú shēn.
仁風膏雨去隨輪,勝境歡游到逐身。
shuǐ yì lù chuān ér diàn yuè,
水驛路穿兒店月,
huā chuán zhào rù nǚ hú chūn.
花船棹入女湖春。
xuān chéng dú yǒng chuāng zhōng xiù, liǔ yùn dān tí tīng shàng píng.
宣城獨詠窗中岫,柳惲單題汀上蘋.
hé sì gū sū shī tài shǒu, yín shī xiāng jì yǒu sān rén.
何似姑蘇詩太守,吟詩相繼有三人。
“仁風膏雨去隨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