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綸魚未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垂綸魚未知”全詩
移床解衣帶,坐任清風吹。
舉棹鳥先覺,垂綸魚未知。
前頭何所有,一卷晉公詩。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池畔閑坐,兼呈侍中》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池畔閑坐,兼呈侍中
池畔最平處,樹陰新合時。
移床解衣帶,坐任清風吹。
舉棹鳥先覺,垂綸魚未知。
前頭何所有,一卷晉公詩。
中文譯文:
在池畔閑坐,同時奉送給侍中
池畔最平坦的地方,樹陰剛好重合。
移動床榻,解開衣帶,坐任清風吹拂。
舉起篙棹,鳥兒先覺,垂下魚線,魚兒還未察覺。
面前有什么,只是一卷晉公的詩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在池畔靜靜地坐著,同時將詩送給侍中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親近和對文學的熱愛。詩人通過移動床榻解開衣帶,坐任清風吹拂,展現了一種悠閑自得、舒適愜意的狀態。鳥兒先覺、魚兒還未察覺,顯示了詩人對自然中微妙變化的觀察和領悟。最后一句提到“一卷晉公詩”,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學的推崇和致敬之意。整首詩以平和自在的心態,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學的深深情懷。
“垂綸魚未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í pàn xián zuò, jiān chéng shì zhōng
池畔閑坐,兼呈侍中
chí pàn zuì píng chù, shù yīn xīn hé shí.
池畔最平處,樹陰新合時。
yí chuáng jiě yī dài, zuò rèn qīng fēng chuī.
移床解衣帶,坐任清風吹。
jǔ zhào niǎo xiān jué, chuí lún yú wèi zhī.
舉棹鳥先覺,垂綸魚未知。
qián tou hé suǒ yǒu, yī juàn jìn gōng shī.
前頭何所有,一卷晉公詩。
“垂綸魚未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