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來近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引泉來近陂”全詩
尋渠通咽處,繞岸待清時。
深好求魚養,閑堪與鶴期。
幽聲聽難盡,入夜睡常遲。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新池》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新池》的中文譯文如下:
數日自穿鑿,
引泉來近陂。
尋渠通咽處,
繞岸待清時。
深好求魚養,
閑堪與鶴期。
幽聲聽難盡,
入夜睡常遲。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描述了一個新打造的池塘的景象。詩人用簡潔而流暢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這個新池塘的期望和喜愛。
詩的開頭,詩人說這個池塘是數日來自己打造的,通過鑿山引來泉水,使得池塘的水源更加靠近陂地。然后,詩人描述了尋找引水渠的過程,這渠道需要通向咽喉,這樣才能使得水流更加順暢。繞著池岸等待清澈的時刻,這里意味著詩人對水質的向往與期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池塘深處的魚兒和池邊的仙鶴的喜愛。他說自己喜歡在這個安靜的池塘中養魚,并且把閑暇時光與仙鶴為伍。他聆聽著池塘里魚兒的幽曲聲音,卻無法完全領略其中的美妙。入夜后,他總是因為喜愛這個池塘而睡得晚。
整首詩用簡潔的詞語表達了詩人對于這個新池塘的熱愛之情,展現了他對自然的關注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描繪了一個清幽雅致的生活場景,同時又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安逸。
“引泉來近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chí
新池
shù rì zì chuān záo, yǐn quán lái jìn bēi.
數日自穿鑿,引泉來近陂。
xún qú tōng yàn chù, rào àn dài qīng shí.
尋渠通咽處,繞岸待清時。
shēn hǎo qiú yú yǎng, xián kān yǔ hè qī.
深好求魚養,閑堪與鶴期。
yōu shēng tīng nán jǐn, rù yè shuì cháng chí.
幽聲聽難盡,入夜睡常遲。
“引泉來近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