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每喪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圖南每喪群”全詩
緘愁赴蜀道,題拙奉虞薰。
隱轔度深谷,遙裊上高云。
碧流遞縈注,青山互糾紛。
澗松咽風緒,巖花濯露文。
思北常依馭,圖南每喪群。
無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分類:
作者簡介(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盧照鄰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譯文:
圣徽圖被破損九次,神跡隱匿于三分之一。
深藏憂愁啟程赴蜀道,卑微題拙以奉獻給虞美人。
盡力駕馭蜿蜒的山路,遙望自由翱翔于高云之上。
清澈的溪水如詩一般流淌,青山之間糾纏不休。
深谷中的松樹低聲呼吸著風的情緒,巖石上的花朵沐浴著清晨的露珠。
思鄉之情常駐心中,胸懷圖謀南征卻常失去伙伴的支持。
無法招集到忠心的朝廷臣子,我該如何回答君王的詔令呢?
詩意:
此詩表達了詩人遙望南方未來的志向和思念北方故鄉的情感。他描述了自己艱難的旅程和內心起伏的情緒,同時暗指自己在朝廷中的處境艱難,無法獲得支持和信任。詩中透露著對朝廷政治的不滿和對國家統一的渴望。
賞析:
盧照鄰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和政治家,他在這首詩中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感受的交織,將自己內心的矛盾和追求表達得淋漓盡致。他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以及對山水的描繪,使詩句中流淌著一種既憂郁又豪情的情感。整首詩以巧妙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沖突和對未來的希望,給讀者帶來思考和感受的空間。
“圖南每喪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wàng xǐ zhǔ mù yán huái yí jiàn wài zhī jǐ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shèng tú yí jiǔ zhé, shén huà yǎn sān fēn.
圣圖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jiān chóu fù shǔ dào, tí zhuō fèng yú xūn.
緘愁赴蜀道,題拙奉虞薰。
yǐn lín dù shēn gǔ, yáo niǎo shàng gāo yún.
隱轔度深谷,遙裊上高云。
bì liú dì yíng zhù, qīng shān hù jiū fēn.
碧流遞縈注,青山互糾紛。
jiàn sōng yàn fēng xù, yán huā zhuó lù wén.
澗松咽風緒,巖花濯露文。
sī běi cháng yī yù, tú nán měi sàng qún.
思北常依馭,圖南每喪群。
wú yóu zhào xuān shì, hé yǐ dá wú jūn.
無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圖南每喪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