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管灰先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伶管灰先動”全詩
伶管灰先動,秦正節已逢。
商聲辭玉笛,羽調入金鐘。
密葉翻霜彩,輕冰斂水容。
望鴻南去絕,迎氣北來濃。
愿托無凋性,寒林自比松。
分類:
《律中應鐘(一作裴元詩)》裴次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律中應鐘(一作裴元詩)》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裴次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律窮方數寸,
室暗在三重。
伶管灰先動,
秦正節已逢。
商聲辭玉笛,
羽調入金鐘。
密葉翻霜彩,
輕冰斂水容。
望鴻南去絕,
迎氣北來濃。
愿托無凋性,
寒林自比松。
中文譯文:
琴律困頓只有數寸,
房室幽暗層疊三重。
琴簫聲音灰塵先動,
秋天的正月已經到來。
商調的音色告別玉笛,
羽管的調子進入金鐘。
密葉上翻出霜的色彩,
輕冰凝聚了水的容顏。
眺望天空,大雁向南飛去消失,
迎接北風,氣息濃郁而來。
愿意托身于不凋零的性質,
寒冷的林木自比作松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音樂和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詩中首先描述了琴律困頓的局面,暗示了作者的心境與琴音的停滯相似。房室幽暗層疊三重,象征著作者內心的憂郁和沉重。
隨后,詩中出現了伶管、玉笛和金鐘等音樂樂器的名詞,以及密葉、霜彩和輕冰等自然景象的描繪。這些意象通過對比和聯想,增加了詩詞的音樂和視覺效果,同時也傳遞了作者內心的情感。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大雁向南飛去和北風的氣息濃郁,展示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界的活力。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像松樹一樣具有堅韌不凋的品質,在寒冷的環境中仍然堅持生長。
整首詩詞通過音樂和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界的觀察。它展示了唐代詩人對音樂和自然的熱愛,并借此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伶管灰先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ǜ zhōng yīng zhōng yī zuò péi yuán shī
律中應鐘(一作裴元詩)
lǜ qióng fāng shù cùn, shì àn zài sān chóng.
律窮方數寸,室暗在三重。
líng guǎn huī xiān dòng, qín zhèng jié yǐ féng.
伶管灰先動,秦正節已逢。
shāng shēng cí yù dí, yǔ diào rù jīn zhōng.
商聲辭玉笛,羽調入金鐘。
mì yè fān shuāng cǎi, qīng bīng liǎn shuǐ róng.
密葉翻霜彩,輕冰斂水容。
wàng hóng nán qù jué, yíng qì běi lái nóng.
望鴻南去絕,迎氣北來濃。
yuàn tuō wú diāo xìng, hán lín zì bǐ sōng.
愿托無凋性,寒林自比松。
“伶管灰先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一董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