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絕賦停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絕賦停云”全詩
青年俱未達,白社獨離群。
曲徑荒秋草,衡茅掩夕曛。
相思不相見,愁絕賦停云。
分類:
《寄張源》牟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張源》詩詞中文譯文:
咫尺西江路,
悲歡暫莫聞。
青年俱未達,
白社獨離群。
曲徑荒秋草,
衡茅掩夕曛。
相思不相見,
愁絕賦停云。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牟融寫給朋友張源的一首寄托情義的詩。詩的開頭寫道“咫尺西江路”,意味著作者與張源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但是卻無法聽到彼此的悲喜消息。這是因為他們都還年輕,尚未達到成功的階段,所以相互之間并沒有什么成績可報告。而詩的下半部分則寫到了作者和張源的現實情況。作者寫道,“青年俱未達”,指的是他和張源都還年輕,尚未在社會上有所成就。而“白社獨離群”則暗示著作者和張源都是孤立無助的,沒有朋友和社交圈。
詩的最后兩句寫到了作者對張源的思念和愁苦。作者以“曲徑荒秋草,衡茅掩夕曛”來形容他們之間的思念之情。詩人所處的環境是荒涼的曲徑和草地,象征著兩人相隔離。而“衡茅掩夕曛”則描繪了黃昏時分的寂寞景象。最后一句“相思不相見,愁絕賦停云”表達了作者無法與張源相見的苦悶之情。詩人對張源的思念之情無法化作文字頒布出來,只能停滯在愁苦之中。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朋友張源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年輕人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孤獨與無助。同時,通過寂寞的景色和愁緒的描寫,進一步擴大了詩的主題,營造了一種秋天寂寥凄迷的氛圍。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法,傳達出唐代青年的心境和現實生活中的困境。
“愁絕賦停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āng yuán
寄張源
zhǐ chǐ xī jiāng lù, bēi huān zàn mò wén.
咫尺西江路,悲歡暫莫聞。
qīng nián jù wèi dá, bái shè dú lí qún.
青年俱未達,白社獨離群。
qū jìng huāng qiū cǎo, héng máo yǎn xī xūn.
曲徑荒秋草,衡茅掩夕曛。
xiāng sī bù xiāng jiàn, chóu jué fù tíng yún.
相思不相見,愁絕賦停云。
“愁絕賦停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