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疑鯨噴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乍疑鯨噴浪”全詩
(《別白公》)
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以上并見《紀事》)
亂后見淮水,歸心忽迢遙。
(《京都還汴口作》)
乍疑鯨噴浪,忽似鹢凌風。
呀呷汀洲動,喧闐里巷空。
(《競渡》。
見《詩式》)
分類:
作者簡介(徐凝)
徐凝,唐代(約公元八一三年、唐憲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詩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詩》錄存一卷。
《句》徐凝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唐代徐凝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亂后見淮水,歸心忽迢遙。
乍疑鯨噴浪,忽似鹢凌風。
呀呷汀洲動,喧闐里巷空。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徐凝游歷歸鄉的心境和所見所感。詩人表達了離鄉之后又重返故土的喜悅和感慨,同時也描繪了旅途中的一些印象和景物,以及內心的變化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歸鄉的渴望和喜悅。第一句“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他看到了熟悉的山路,興奮地回到了家鄉。接下來的兩句“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描繪了歸途中的美景,橋上綻放著絢爛的花朵,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亂后見淮水,歸心忽迢遙”表達了詩人在亂世后重回故土時內心的感受。他看到了淮河的水,但歸心卻感到遙遠,這可能是因為歷經滄桑的原因,內心已經產生了變化。
最后兩句“乍疑鯨噴浪,忽似鹢凌風。呀呷汀洲動,喧闐里巷空”描繪了在歸途中所見的景象。詩人看到了奔騰的江水,仿佛是巨鯨噴出的浪花,又像是鷺鳥翱翔于風中。他聽到了汀洲上的動靜,但周圍的街巷卻空空蕩蕩。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描寫和內心感受的交融,表達了詩人離鄉別井后的喜悅和思鄉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亂世和人事變遷的深刻體悟。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上獨具特色,通過簡練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徐凝的才華和對人生的感悟。
“乍疑鯨噴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qīng shān jiù lù zài, bái shǒu zuì huán xiāng.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bié bái gōng
(《別白公》)
shì dào dì sān qiáo, biàn rù qiān qǐng huā.
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yǐ shàng bìng jiàn jì shì
(以上并見《紀事》)
luàn hòu jiàn huái shuǐ, guī xīn hū tiáo yáo.
亂后見淮水,歸心忽迢遙。
jīng dū hái biàn kǒu zuò
(《京都還汴口作》)
zhà yí jīng pēn làng, hū shì yì líng fēng.
乍疑鯨噴浪,忽似鹢凌風。
ya gā tīng zhōu dòng, xuān tián lǐ xiàng kōng.
呀呷汀洲動,喧闐里巷空。
jìng dù.
(《競渡》。
jiàn shī shì
見《詩式》)
“乍疑鯨噴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