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明月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因明月夕”全詩
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樓扉。
桃柳谿空在,芙蓉客暫依。
誰憐濟川楫,長與夜舟歸。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漢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漢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是李德裕創作的一首唐詩。詩中寫到的漢州指的是今天的陜西省延安市,房太尉則是李德裕的父親李泌的官職。詩人在月夕的夜晚來到了父親曾經居住的西湖周圍游覽。
詩中第一句“丞相鳴琴地,何年閉玉徽。”描繪了詩人的父親作為丞相在這里常常會彈琴的場景,暗示了盡管父親曾經在這里留下過許多美好回憶,但是他已經去世了。第二句“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樓扉。”則表達了詩人因為月光的啟示而重新打開曾經關起來的樓門,進入到回憶之中。
接下來的兩句“桃柳谿空在,芙蓉客暫依。”描述了桃花和柳樹依然在峽谷中生長,而詩人則暫時借宿在了芙蓉客棧。最后兩句“誰憐濟川楫,長與夜舟歸。”抒發了詩人思鄉之情,表示無論是在濟川還是在夜舟上,誰都不會同情他的離別之苦。
這首詩詞通過以父親的曾經居所作為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感情的描繪,凸顯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將父親與家鄉的景物相聯系,表達了對家鄉和家人的無盡思念之情。
“偶因明月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zhōu yuè xī yóu fáng tài wèi xī hú
漢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chéng xiàng míng qín dì, hé nián bì yù huī.
丞相鳴琴地,何年閉玉徽。
ǒu yīn míng yuè xī, zhòng chǎng gù lóu fēi.
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樓扉。
táo liǔ xī kōng zài, fú róng kè zàn yī.
桃柳谿空在,芙蓉客暫依。
shuí lián jì chuān jí, zhǎng yǔ yè zhōu guī.
誰憐濟川楫,長與夜舟歸。
“偶因明月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