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覆寒溪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覆寒溪竹”全詩
四望無行跡,誰憐孤老翁。
分類: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雪霽晨起》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霽晨起》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雪覆寒溪竹,
風卷野田蓬。
四望無行跡,
誰憐孤老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孤獨老人清晨起床后看到的雪景。寒溪旁的竹子被白雪覆蓋,野田上的蓬草被風卷起。老人四周望去,沒有任何人的蹤跡,他感到自己的孤獨無助,希望有人能憐憫他這個孤獨的老翁。
賞析:
這首詩雖然短小,但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孤獨的深切感受。詩中的雪景和風景,以及老人的孤獨形象,相互襯托,凸顯了孤獨的主題。
首先,詩中的雪覆寒溪竹和風卷野田蓬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環境的感知。雪覆寒溪竹形容了雪覆蓋下的竹林,形成了一幅靜謐而寒冷的畫面。風卷野田蓬則描繪了風吹過野田,將蓬草卷起的情景,增加了詩意的變幻和動感。
其次,四望無行跡這句表達了老人周圍寂靜無人的狀態。這里的四望意味著老人四處觀望,但卻沒有發現任何人的痕跡,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孤獨和無助。
最后一句誰憐孤老翁,則是詩的情感高潮。通過反問的方式,表達了老人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懷和同情。這句話讓人們思考社會中的孤獨現象,引發對老年人的關注和關懷。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孤獨和無助的深刻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獨情感。同時,這首詩也引發了對社會孤獨現象和老年人待遇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雪覆寒溪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jì chén qǐ
雪霽晨起
xuě fù hán xī zhú, fēng juǎn yě tián péng.
雪覆寒溪竹,風卷野田蓬。
sì wàng wú xíng jī, shuí lián gū lǎo wēng.
四望無行跡,誰憐孤老翁。
“雪覆寒溪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