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照暄妍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照暄妍節”全詩
葉抽清淺水,花照暄妍節。
紫艷映渠鮮,輕香含露潔。
離居若有贈,暫與幽人折。
分類: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芳蓀》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芳蓀
楚客重蘭蓀,遺芳今未歇。
葉抽清淺水,花照暄妍節。
紫艷映渠鮮,輕香含露潔。
離居若有贈,暫與幽人折。
譯文:
芳香的蘭草使楚客心馳神往,芬芳的遺香至今未減退。
新葉含苞欲放的清淺水上,花兒照耀著溫暖而美好的春節。
紫花艷麗地映照在明凈的水面上,輕輕的香氣中融滿了露水的純潔。
離別的人若有饋贈,暫時將與幽人共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致,描繪了蘭草的芬芳和美麗。詩人將蘭草比作遺留下來的憶念,其香氣長久不散,仍在人們心中留存。葉子剛剛抽出,在清澈的淺水上映出了明亮的色彩,鮮花照耀著溫暖的春光。紫色的花朵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美麗而醒目,散發出輕盈的香氣,潔凈如露。詩人對此景產生了離別的感傷,希望將這美景贈給幽居的朋友,一同分享。整首詩以芳香的蘭草為線索,描述了春天的美景,展現出唐代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離別的留戀之情。
“花照暄妍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mù sī píng quán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fāng sūn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芳蓀
chǔ kè zhòng lán sūn, yí fāng jīn wèi xiē.
楚客重蘭蓀,遺芳今未歇。
yè chōu qīng qiǎn shuǐ, huā zhào xuān yán jié.
葉抽清淺水,花照暄妍節。
zǐ yàn yìng qú xiān, qīng xiāng hán lù jié.
紫艷映渠鮮,輕香含露潔。
lí jū ruò yǒu zèng, zàn yǔ yōu rén zhé.
離居若有贈,暫與幽人折。
“花照暄妍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